西绕河兰匝,应多隔岁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李 左 丞 巡 边 唐 /许 棠 狂 戎 侵 内 地 ,左 辖 去 萧 关 。走 马 冲 边 雪 ,鸣 鞞 动 塞 山 。风 收 枯 草 定 ,月 满 广 沙 闲 。西 绕 河 兰 匝 ,应 多 隔 岁 还 。
- 注释
- 狂戎:凶猛的外族。
内地:内陆地区。
左辖:指左辖将军,古代官名,此指领兵的将领。
萧关:古关隘名,位于今宁夏固原市东南。
走马:骑马快跑。
冲边雪:在边境的雪地上奔跑。
鸣鞞:战鼓声,鞞为古代军中用的大鼓。
塞山:边塞的山岭。
风收:风停。
枯草定:枯萎的草静止不动。
月满:月光满照。
广沙:广阔的沙漠地带。
西绕:向西迂回。
河兰:黄河与兰县一带,兰可能指古地名兰县。
匝:环绕。
隔岁还:隔一年才能回来。
- 翻译
- 凶猛的外族侵犯内陆地区,左辖将军离开萧关迎战。
骑马在边境的雪地中飞奔,战鼓声响震动了边塞的山岭。
风停后枯草静默下来,月光洒满广阔的沙漠,一片宁静。
向西绕过黄河直至兰县,预计需要隔年才能返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出征的壮丽画面,从而寄托了诗人对远去将士的思念与祝愿。
"狂戎侵内地,左辖去萧关。" 这两句开篇即展现战争的紧迫气氛,“狂戎”指的是凶猛的敌军,它们已经深入到了中原之地,而“左辖去萧关”则表明将领左丞相继而出征,前往边疆的重要关隘。
"走马冲边雪,鸣鞞动塞山。"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景象,“走马冲边雪”形象地展示了战争中兵马奔驰的情景,而“鸣鞞动塞山”则传达出马匹在严寒的塞外奔跑时所发出的响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风收枯草定,月满广沙闲。" 这两句诗转而描写了一种静谧、冷清的边塞夜景,“风收枯草定”表明狂风过后,干枯的野草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宁静,而“月满广沙闲”则是对一个广阔沙漠中明亮月光下的和平场面的美好描绘。
"西绕河兰匝,应多隔岁还。" 最后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将士长久离别的忧伤,“西绕河兰匝”形容边塞之地的蜿蜒江河,而“应多隔岁还”则表达了对将军归来的期待,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与他们相见。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边塞生活及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唐代边塞诗特有的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流子.一名内家娇
佳人多命薄,初心慕、德耀嫁梁鸿。
记绿窗睡起,静吟闲咏,句翻离合,格变玲珑。
更乘兴、素纨留戏墨,纤玉抚孤桐。
蟾滴夜寒,水浮微冻,凤笺春丽,花砑轻红。
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空羡画堂鹦鹉,深闭金笼。
向宝镜鸾钗,临妆常晚,绣茵牙版,催舞还慵。
肠断市桥月笛,灯院霜钟。
凌云醉归作
峨嵋月入平羌水,叹息吾行俄至此。
谪仙一去五百年,至今醉魂呼不起。
玻瓈春满琉璃钟,宦情苦薄酒兴浓。
饮如长鲸渴赴海,诗成放笔千觞空。
十年看尽人间事,更觉曲生偏有味。
君不见蒲萄一斗换得西凉州,不如将军告身供一醉。
秋晴见天际飞鸿有感
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鸿高鶱在冥冥。
儿童相呼共仰视,我亦扶杖来中庭。
丰年到处稻粱满,胡不暂下栖沙汀。
应须江海寄旷快,肯为霜雪嗟飘零。
书生可笑不自喜,憔悴久剪笼中翎。
鸥波万里每愧杜,鹤化千载知非丁。
风前哀号漫激烈,月下孤影常竛竮。
诗成欲写复懒去,诵似溪友声泠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