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奉命南征》
《秋日奉命南征》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促织鸣高树,微霜载途

十年怀汉节千里兵符

地道遥分楚,江山半入吴。

传闻赤壁战,烽火一时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兵符(bīng fú)的意思:兵符指的是古代将军或统帅所使用的军令牌,也用来比喻掌握军权或决定胜负的权力。

赤壁(chì bì)的意思:指战国时期楚汉之间的著名战役,也泛指智勇激烈的战斗。后来成为形容局势紧张、敌对双方势均力敌的战斗场面。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促织(cù zhī)的意思:促进纺织工作的进行。

地道(dì dɑo)的意思:指真正具有本地特色或特点的,与地方风俗、文化等紧密相关的。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汉节(hàn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精神和行为。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鸣高(míng gāo)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山半(shān bàn)的意思:山的一半,指山势的高峻险峻。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微霜(wēi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初霜,形容天气转凉,但寒冷程度尚不深。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载途(zài tú)的意思:指承载着未来前景、希望和成就的道路或途径。

鉴赏

这首《秋日奉命南征》描绘了秋天行军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壮志豪情和历史沧桑感。

首句“促织鸣高树”,以秋夜中促织的鸣叫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开始的征战之旅。接着,“微霜已载途”一句,通过描述路上已铺满薄霜,进一步渲染了秋季的寒冷与肃杀,同时也预示着征程的艰难。

“十年怀汉节,千里借兵符”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当前使命的坚定。这里“汉节”和“兵符”分别象征着权力与军事指挥权,表明诗人曾有过长期的为国效力的经历,并且在此次南征中肩负着重要的军事责任。

“地道遥分楚,江山半入吴”则展现了行军路线的广阔与复杂,将战场置于楚地与吴地之间,暗示了战争的范围可能跨越多个地区。同时,这一句也蕴含了对地理环境的描绘,显示了诗人对地形地貌的熟悉与适应。

最后,“传闻赤壁战,烽火一时无”以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作为背景,引出对战争结果的想象。这里的“烽火一时无”可能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或暂时的平静,但也有可能是暗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整体而言,这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战局的预想。

综上所述,《秋日奉命南征》不仅描绘了行军途中所见之景,更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豪情壮志与深思熟虑。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和陈丈剑门见赠原韵·其四

诸贤热血苦相争,争得「共和」两字名。

未见衣冠遵汉制,徒闻岁月改周正。

山中病鹤原长寿,天上妖狐欲变精。

才调百无堪一用,自惭人唤「许先生」!

(0)

和菽庄主人听潮楼晚眺原韵

依人王粲老,百不合时宜。

创后应思痛,几先不入危。

雨云随反覆,衡泌且栖迟。

已废经纶事,春蚕尚有丝。

(0)

游台北基隆杂咏·其四

当筵一曲奏琵琶,儿女无愁笑语哗。

有客自知亡国恨,厌闻人唱「后庭花」!

(0)

题绣英阁女士诗卷·其二

有明十子开诗社,歇绝风骚二百年。

文献销沈羊劫后,犹闻谢女有薪传。

(0)

题伏虎降龙图·其二

毒龙本有毒,收在净瓶中。

如何忽放出,云翳迷太空?

(0)

和赵玲史除夕即事原韵·其二

竹窗初日鸟鸣辰,斜折诗筒得句新。

我亦笑君多事甚,岁除无债又赊春。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