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皮疗我饥,那惜榆无衣。
我腹纵不果,宁教我儿肥。
今朝有榆且剥榆,榆尽同来树下死。
不恤(bù xù)的意思:不顾、不在乎、不关心
不果(bù guǒ)的意思:没有结果,不成功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哽咽(gěng yè)的意思:因悲伤或激动而说话或呼吸困难,声音哽咽。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回视(huí shì)的意思:回头看,回顾过去。
嗟呼(jiē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感慨之情。
孑遗(jié yí)的意思:指孤立残存的、独自遗留下来的东西。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君门(jūn mén)的意思:君门指的是君主的门下,也可以泛指官员、贵族等的门下。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路旁(lù páng)的意思:指在道路两旁或沿途。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日食(rì shí)的意思:指太阳被月亮遮挡,出现日全食或日偏食的现象。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沙日(shā rì)的意思:指沙漠中的白天,形容炎热的天气。
衰老(shuāi lǎo)的意思:指人体机能逐渐衰退,年龄渐长。
所为(suǒ wéi)的意思:所做的事情;行为;举动
无衣(wú y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没有足够的衣物。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倚马(yǐ mǎ)的意思:倚马指的是依靠马匹的支持,也可以形容依仗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榆皮(yú pí)的意思:指人的皮肤如同榆树皮一样黄白无血色,形容人面色苍白无血色。
榆关(yú guān)的意思:榆关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余生(y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剩余的一生,也可以指人生的最后阶段。
稚儿(zhì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智力、才能等方面不成熟的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傍晚的凄凉景象,黄沙弥漫,榆关路上行人稀少,烟火断绝,寒风中老翁带着幼子在剥榆树皮以求生存。诗人询问老翁为何剥树,老翁悲痛地讲述去年因蝗灾和战乱,村庄几乎荒废,连老小都无法幸免,只能靠剥榆树皮度日。他们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儿子填饱肚子,榆树皮成了他们的救命粮。诗人感慨榆树如同父母般滋养他们,但前景渺茫,只能每日剥树,直到树皮尽,可能一同死去。老翁的话语深深触动了诗人的心,他遥望京城,感叹距离遥远,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清末社会动荡时期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前朝礼岳回,春云空际委。
心希甘雨兴,灵泽昭泰畤。
讵知屯其膏,入土刚一指。
此邦麦为秋,默对愁无已。
驿递来奏章,保阳沾足美。
初雨继以雪,均被数百里。
知时利初耕,批阅能无喜。
因忆数年春,望雨成例矣。
顷在海岱邦,意外欣闻是。
胡为愁雨心,邂逅仍于此。
畿甸与青齐,孰非予赤子。
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
始悟云山境,元气相因依。
言二固不可,云一亦何为。
结宇贮云采,开窗纳山姿。
踞榻灵根动,搴幔有渰萋。
下云为我舆,上云为我帷。
题壁带云书,云兮初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