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十 九 叔 父 台 源 宋 /黄 庭 坚 闻 道 台 源 境 ,锄 荒 三 径 通 。人 曾 梦 蚁 穴 ,鹤 亦 怕 鸡 笼 。万 壑 秋 声 别 ,千 江 月 体 同 。须 知 有 一 路 ,不 在 白 云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锄荒(chú huāng)的意思:指农民在田间除草、锄地,以保护庄稼免受杂草侵害。
鸡笼(jī lóng)的意思:比喻受到限制、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蚁穴(yǐ xuè)的意思:蚂蚁挖的洞穴,比喻微小而弱小的力量,但是聚集在一起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 注释
- 闻道:听说,得知。
台源境:台源这个地方。
锄荒:开垦荒地。
蚁穴:比喻自由无拘束的生活。
鹤亦怕鸡笼:形容对束缚的恐惧。
万壑:众多山谷。
千江月:形容月亮映照在许多江河上。
一路:道路,途径。
白云中:象征高远、超脱的地方。
- 翻译
- 听说台源这个地方,开辟出一条小径通向田野。
人们曾经梦想像蚂蚁一样自由自在,连白鹤也畏惧被鸡笼束缚。
山谷间秋天的声音各有不同,但江河中的月影却共享同一轮明月。
要知道,通往自由的道路并非只在那云雾缭绕的高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十九叔父台源》,通过对台源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想象。首句“闻道台源境,锄荒三径通”表达了听说台源之地,那里有开辟出的小径,暗示着宁静与田园的气息。接下来的“人曾梦蚁穴,鹤亦怕鸡笼”运用了象征手法,寓意人们渴望逃离尘世的束缚,像蚂蚁般自在或如白鹤般不愿受拘束,连鸡笼都让它们感到不安。
“万壑秋声别,千江月体同”描绘了山谷间秋风带来的各种声音,以及月光普照江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广阔的意境。最后,“须知有一路,不在白云中”点明了诗人追求的并非世俗的仕途,而是内心的清净与自然的归宿,那条路隐藏在白云之外,暗示着超脱尘世的精神之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体现了黄庭坚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日读易
伏羲三十馀万岁,传者太山一毫芒。
春秋虽自鲁麟绝,礼乐盖先秦火亡。
孟轲财能道封建,孔子已不言鸿荒。
于虖易学幸未泯,安得名山处处藏。
上书乞祠辄述鄙怀
干禄本代耕,穷达敢自必。
早遇高皇帝,九品对宣室。
妄怀犬马心,嫠纬不暇恤。
上恩等天地,腰领免斧锧。
旋属绍兴末,旸谷瞻出日。
贱臣复何幸,便殿首造膝。
煌煌帝尧典,推择首秉笔。
愚忠虽恳款,野性实坦率。
飘然去周行,湖海抱沉疾。
远游客穷塞,亭障秋萧瑟。
圣君终记省,万里忽乘驲。
同朝久凋谢,存者不十一。
造廷故抱暗,下殿衰涕溢。
蹉跎又十载,忧患岂易述。
流年不贷人,白发日夜密。
冠虽未即挂,驭已不容叱。
尚觊公朝恩,养老沾散秩。
闭门教子孙,志愿真永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