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旬不冠栉,始可称閒居。
衰至颇知疾,懒来兼废书。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齿颊(chǐ jiá)的意思:指咬牙切齿、怒气冲天的样子。
废书(fèi shū)的意思:指没有价值、没有用处的书籍。
冠栉(guān zhì)的意思:形容头发整齐,像戴了冠冕一样。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穷交(qióng jiāo)的意思:指在贫困的情况下相互交往,互相帮助。
时名(shí m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背景下,名声很大、很响亮。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应用(yìng yòng)的意思:使用或运用特定的知识、技能、理论等来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紫薇(zǐ wēi)的意思:指天子、帝王。
自疏(zì shū)的意思:自己疏远自己,主动与人疏远。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子桑(zǐ sāng)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聪明,有才智。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卧病掩关即事有感示友人》。诗中表达了诗人闲居期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三旬不冠栉”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未梳理头发,足见其隐逸之深;“衰至颇知疾,懒来兼废书”则流露出因年老体衰而对疾病的敏感和对读书的疏懒。
接下来,“悠然紫薇静,时见白云舒”以自然景物渲染出宁静淡泊的氛围,紫薇花开,白云飘荡,诗人的心境显得悠然自得。“稚子争为傲,穷交也自疏”一句,通过写孩子们的无知无畏和朋友间的疏远,反映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卿应用卿法,吾亦爱吾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认同,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鸡黍从耕有,莺花逐梦除”进一步强调了农耕生活与自然美景的和谐,以及诗人对梦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子桑今自得,泄柳古何如”,借典故表达诗人对自我满足的欣慰,与古代贤士相比,自己也有自得之处。结尾“莫作时名拟,身拚齿颊馀”则劝诫友人不必过于追求世俗名声,珍惜眼前时光,保持豁达淡然的态度。
整首诗以个人生活琐事为线索,展现了诗人闲居中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世事的淡然,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