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赐与(cì yǔ)的意思:赐予、给予
分田(fēn tián)的意思:指平均分配土地或财产。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缓步(huǎn bù)的意思:慢慢地走
今岁(jīn suì)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特指即将到来的新年。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连云(liá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层连绵不断,一片接一片。
民瘼(mín mò)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农畴(nóng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
勤民(qín mín)的意思:勤奋为民众服务。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宿麦(sù mài)的意思:指宿在麦田中的鸟儿,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居住或停留。
笋舆(sǔn y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或事物,比喻年轻人才蓬勃发展,充满朝气。
贴水(tiē shuǐ)的意思:贴水是指在金融市场中,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或高于市场价格出售商品或证券的行为。
西郭(xī guō)的意思:西郭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比喻远离中心地带,与世隔绝的地方。
小队(xiǎo duì)的意思:小队指的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团队或小组。
- 注释
- 小队:指代队伍。
旌旗:旗帜。
西郭头:西郊。
笋舆:竹轿。
农畴:农田。
十分田:全部田地。
九分辟:九成被开垦。
今岁:今年。
去岁忧:去年的忧虑。
贴水:靠近水面。
新秧头:新生的秧苗。
起:生长。
宿麦:熟麦子。
颔都收:大部分已收割。
天怜:上天怜悯。
老子:对百姓的尊称。
民瘼:百姓的疾苦。
赐与:赐予。
丰年:丰收的年景。
待求:等待祈求。
- 翻译
- 在西郊的队伍旗帜下,乘坐竹轿缓步欣赏农田。
田地里十分之九已被开垦,今年人们没有去年的忧虑。
靠近水面的新秧苗即将破土而出,连天的麦穗已基本收割完毕。
上天怜悯我等百姓疾苦,赐予我们丰年的丰收无需祈求。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春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和赞美。开篇“小队旌旗西郭头”,设定了一幅军队巡视田野的画面,以此突出农事的重要性。“笋舆缓步看农畴”则表明了诗人细致观察田间情景,体现了对农业劳动的尊重。
“十分田有九分辟”,形象地描绘出了耕种的勤劳成果,这里的“十分田”暗示着土地被充分利用,而“九分辟”则显示出丰收的景象。紧接着,“今岁人无去岁忧”,表达了人们在丰年中没有饥荒之忧,反映了一种和谐安宁的社会状态。
接下来的“贴水新秧头欲起,连云宿麦颔都收”生动地描绘了春季农作物的成长与秋季果实的丰硕。这里,“新秧头”象征着新的生命力,而“宿麦颔都收”则展示了收获的喜悦。
结尾部分“天怜老子勤民瘼,赐与丰年不待求”,诗人将自然界的恩赐归功于上天,并对勤劳的人们表示赞赏。这里,“天怜老子”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心,而“赐与丰年不待求”则强调了勤劳与自然恩泽共同造就的美好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地貌描写和深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美景,同时也反映了农业社会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勤劳人民的赞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昔行题友人小像
少年携手同行乐,我甫胜冠君总角。
岁月悠悠去不还,眼前风景犹如昨。
此日看君新画图,神情虽是颜容殊。
所嗟童稚尚如此,莫怪故人成老夫。
我也半生甘落魄,君亦胡为恋丘壑。
高举犹怀鸿鹄心,待时且作龙蛇屈。
旧事经今二十秋,披图空感昔时游。
与君相见且饮酒,莫遣青铜催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