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蟾蜍(chán chú)的意思:比喻心胸狭窄、小气的人。
成林(chéng lí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密集如林。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刮水(guā shuǐ)的意思:指用力划水,比喻努力奋斗,不停地向前进。
桂兔(guì tù)的意思:桂兔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非常聪明。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明夜(míng yè)的意思:指明天晚上或未来的夜晚。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入月(rù yuè)的意思:指月亮升起或出现在地平线上。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望月(wàng yuè)的意思:指对月亮的向往和思念,也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夜中(yè zhōng)的意思:夜晚的时候。
吟声(yín shēng)的意思:指大声吟咏,发出悦耳的声音。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玉池(yù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湖泊或池塘。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积所作的《八月十四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与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首先,诗人以“有人望月吟太虚”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夜晚,一位诗人正对着满天星斗和皎洁的月亮吟诵,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半夜秋风生碧芦”,随着夜深人静,一阵秋风吹过碧绿的芦苇,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凉意和生机。随后,“碧芦风起吹老桂”,秋风不仅吹动了芦苇,也吹起了古老的桂花树,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给整个场景添上了淡淡的花香。最后,“吟声入月惊蟾蜍”,诗人的吟唱声仿佛穿透了月光,惊醒了栖息在月下的蟾蜍,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明夜中秋更好吟,兔肥蟾大桂成林”,诗人预想明夜的中秋之夜会更加美好,那时的月亮会更圆更大,桂花树也会更加繁茂,预示着团圆与丰收的美好寓意。最后,“桂兔之外有何物,玉池水到中秋溢,秋风刮水如霜滴”,诗人进一步展开想象,除了桂花、月亮和兔子外,还有清澈的玉池水在中秋之夜溢满,秋风拂过水面,如同霜珠滴落,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胡行
秋胡子。娶妇三日。会行仕宦。既享显爵。保兹德音。
以禄颐亲。韫此黄金。睹一好妇。采桑路傍。
遂下黄金。诱以逢卿。玉磨逾洁。兰动弥馨。
源流洁清。水无浊波。奈何秋胡。中道怀邪。
美此节妇。高行巍峨。哀哉可悯。自投长河。
沈翁归自给谏叠石为二山居之后卒而其子参议君颜其斋曰存石志不忘也王子为作歌
沈翁昔日补天炼五色,天漏纵横完不得。
且从河汉觅支机,肯向陵阳泣含璧。
一拳气夺二华青,双岭寒分洞庭碧。
似压郁林太守归,况负奇章相公癖。
翁今已矣石尚存,内史不忝翁家门。
尊者衣冠拜称丈,馀者罗列皆儿孙。
肃然乞我一诗去,欲披薜网穿云根。
呜呼漱何必孙荆齿,冷何必夏统肠。
渴何必王烈髓,饥何必鲍靓粮。
若翁有官不终日,男子立骨须坚强,嵜嵚磊砢俱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