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石才通马,穿林忽隐牛。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行 冒 雨 至 村 家 宋 /梅 尧 臣 雨 急 芹 泥 滑 ,禽 鸣 苦 竹 秋 。野 香 生 草 木 ,云 润 上 衣 裘 。入 石 才 通 马 ,穿 林 忽 隐 牛 。山 家 多 浅 井 ,下 照 碧 峰 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苦竹(kǔ zhú)的意思:形容人遭受磨难、痛苦的境况。
泥滑(ní huá)的意思:形容地面湿滑,容易滑倒。
芹泥(qín ní)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的品质纯洁无瑕。
山家(shān jiā)的意思:山家是指山中的人家,比喻生活在山区的人家。
上衣(shàng yī)的意思:上衣指的是穿在身体上半部分的衣物,通常是指外套、上衣等。
生草(shēng cǎo)的意思:
(1).青草;新生之草。《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郭庆藩 集释:“生者,谓新生未乾之草,即牵萝补屋之意也。”
(2).长草。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当此之时,道路罕行,市朝生草。”《隋书·循吏传·刘旷》:“﹝ 旷 ﹞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衣裘(yī qiú)的意思:指富贵、豪华的衣服。
竹秋(zhú qiū)的意思:指秋天竹子的颜色变黄,暗示事物逐渐进入衰败、衰落的状态。
- 翻译
- 雨势急促,芹菜地湿滑,鸟儿在苦竹丛中凄凉鸣叫。
田野间草木散发出自然香气,云雾滋润着衣物和皮裘。
马匹只能进入石头缝隙,穿过树林时牛群忽然消失不见。
山村人家的井水很浅,井底映照着青翠的山峰顶端。
- 注释
- 雨急:形容雨势迅猛。
芹泥:芹菜生长的泥土。
滑:湿滑。
禽鸣:鸟儿鸣叫。
苦竹:一种竹子,带苦味。
秋:秋季。
野香:野外的自然香气。
草木:指田野中的植物。
云润:云雾滋润。
衣裘:衣物和皮毛制品。
入石:进入石头缝隙。
才通马:仅够马匹通过。
穿林:穿过树林。
忽隐牛:突然牛群消失。
山家:山村人家。
浅井:井水不深。
碧峰头:青翠山峰的顶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秋雨中山行的场景。"雨急芹泥滑"写出了雨势急骤,使得路上的芹菜地变得湿滑难行,展现了雨的力度和环境的清冷。"禽鸣苦竹秋"则通过鸟儿在苦竹林中的啼鸣,渲染出秋天的凄凉与生机。
"野香生草木"进一步描绘了山间自然的气息,雨后的草木散发出清新的野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云润上衣裘"则写出诗人被雨水打湿衣物,但云气带来的湿润也带来了一丝凉爽和舒适。
"入石才通马,穿林忽隐牛"两句,通过马匹和牛只在山路中的行进状态,形象地展示了山径的曲折和深邃,以及诗人行程的艰难与探索的乐趣。
最后,"山家多浅井,下照碧峰头"以山家的浅井倒映着远处青翠的山峰,既点明了诗人到达的目的地——山村,又以景结情,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体现出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雨中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富有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行阿锁欲尽写前诗凡十一首既而色有未满曰:『斯语太文妾不用此可为别制数章取数月来情事综迹历历于心者谱之勿诳勿艳勿誉妾姿艺如一语有犯即罚君一杯』余曰『固然但每诗成而卿以为可亦引满赏此何如』一笑许诺遂口占为下酒十六首·其五
盘鸦未竟厌人催,推托侯家昨未回。
忽报意中人下马,笑持青绺出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