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亲 仁 里 双 鹭 唐 /许 棠 双 去 双 来 日 已 频 ,只 应 知 我 是 江 人 。对 欹 雪 顶 思 寻 水 ,更 振 霜 翎 恐 染 尘 。三 楚 几 时 初 失 侣 ,五 陵 何 树 又 栖 身 。天 然 不 与 凡 禽 类 ,傍 砌 听 吟 性 自 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何树(hé shù)的意思:指人们对于某个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判断不一致。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来日(lái rì)的意思:将来的某一天,未来的日子
栖身(qī shēn)的意思:指暂时停留或居住在某个地方。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染尘(rǎn chén)的意思: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变得不洁净。
三楚(sān chǔ)的意思:指愁苦、痛楚、辛酸,形容心情忧愁或痛苦不堪。
失侣(shī lǚ)的意思:失去伴侣或亲人的情况
霜翎(shuāng líng)的意思:形容鸟类在寒冷的冬季,羽毛因霜冻而变得凛冽锋利。
思寻(sī xún)的意思:思考寻找。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五陵(wǔ líng)的意思:指古代官员离开京城后,回到故乡安享荣华富贵的生活。
雪顶(xuě dǐng)的意思:指头发已经完全变白,如同雪一样覆盖在头顶上,比喻人年老。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 翻译
- 频繁地来来去去双宿双飞,只应该知道我本是江边之人。
对着倾斜的雪山顶思念着寻找水源,又振动着覆盖霜雪的羽毛害怕沾染尘埃。
在三楚之地何时最初失去了伴侣,又在哪一棵五陵之树上重新栖息了身体。
天生就不与平凡的鸟类同类,靠近台阶听着吟诗自然地温顺起来。
- 注释
- 双去双来:形容鸟儿结伴飞行频繁来往。
日已频:指次数很多,非常频繁。
只应:只应该。
江人:生活在江边的人。
对欹:对着倾斜的。
雪顶:覆盖着雪的山顶,这里可能比喻鸟的白色头部。
思寻水:渴望寻找水源,比喻寻求归宿或目标。
振霜翎:振动着像霜一样白的羽毛。
恐染尘:担心被尘世污染,保持高洁。
三楚:古代地域名,泛指长江中游地区。
几时:何时,什么时候。
初失侣:最初失去伴侣。
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地,代指长安及其周边地区,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何树:哪棵树。
天然:天生,自然如此。
不与凡禽类:不同于普通的鸟类。
傍砌:靠近台阶。
听吟:聆听吟诗。
性自驯:天性自然变得温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双去双来日已频,只应知我是江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江水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对欹雪顶思寻水,更振霜翎恐染尘"则表现出诗人对于纯净不染的追求,他如同那洁白无瑕的鹭,怕自己的羽翼沾染尘埃。
接着的"三楚几时初失侣,五陵何树又栖身"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他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常感。最后,"天然不与凡禽类,傍砌听吟性自驯"则强调了诗人的个性,他不愿意像普通鸟类那样被圈养,而是选择在自然中自由地歌唱,这也反映出他对于内心自由和本真自我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由和纯净精神追求的深沉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其一访郑德兴郎中留饮
悠然堂上,山色浑如画。堂下梅花未多谢。
向小亭、留客处,晴雪初飞,香四面,不比茅檐低亚。
绿窗帘尽卷,吹到眉心,点缀新妆称闲雅。
缓歌喉、馀舞态,云遏风回,须信道、欲买青春无价。
任匆匆、归去酒醒时,镇梦绕琼梢,月寒清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