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虎门》全文
- 注释
- 虎门:在广东珠江出海咽喉的穿鼻洋,东西有大、小虎山相对如门,所以称虎门,是海防要塞。
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炮台屡次挫败英国侵略军的进犯。
粤海:指虎门一带的海面。
粤,广东省的别称。
重关: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关天培在虎门一带设置三道防线,所以称“重关”。
二虎尊:是说大小虎山威风凛凛地蹲在那里监视着海面。
尊,同“蹲”。
万龙轰斗:指林则徐指挥虎门炮台与侵略军展开激烈的炮战。
遗垒:留存下来的堡垒。
- 翻译
- 大虎山、小虎山威风凛凛地雄踞虎门蹲守着海面,万众一心抗英激战,往事不见踪影。
旧时的炮垒只剩下一堆残垣,唯见雪白的浪花铺天过虎门。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所作的《过虎门》,描绘了虎门关的历史遗迹。诗人以"粤海重关二虎尊"起笔,形象地刻画出虎门关作为重要海防关隘的威严与雄壮,"二虎尊"暗指其守护力量的强大。接着,他通过"万龙轰斗事何存",表达了对昔日战争烽烟的追忆,暗示了历史上的虎门销烟等重大事件已经过去,只剩下残存的石垒见证历史。
"至今遗垒馀残石"一句,诗人以直观的景象,描绘了遗址的破败和沧桑,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最后一句"白浪如山过虎门"则以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相映衬,浪花翻滚的海洋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同时也寓言了国家命运的波涛起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虎门关为载体,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既有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敬仰,也有对当下现实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魏道士
江上萧萧木叶飞,天台狂客杖藜归。
莫嫌俗吏勤相顾,曾是嵩阳旧掩扉。
绿头鸭/多丽·其二次韵陈季明
爱家山。坐来心与云闲。
念平生、功名有志,暮年多病知难。
眷簪缨、未容引去,奈猿鹤、久已催还。
松菊关情,莼鲈引兴,昔人高韵照尘寰。
细追想,山林钟鼎,从古罕兼全。
归来好,皇恩赐可,拂袖欣然。
望西清、犹叨法从,梦魂宁隔台躔。
莳七松、便为小隐,开三径、且乐馀年。
宾友相过,鸡豚为具,从容聊作饮中仙。
君试听,阳春佳阕,今日恰新传。
休辞酒,从教醉舞,踏碎花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