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言(cháng yán)的意思:
[释义]
(名)习惯上常说的像谚语、格言之类的话。如“人勤地不懒”。
[构成]
偏正式:常(言
[例句]
常言说的好。(作主语)德本(dé běn)的意思:德行是根本,品德是基础。指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是其人生的根本,也是成功的基础。
多于(duō yú)的意思:超过、多于
龙德(ló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有卓越的道德品质。
天仙(tiān xiān)的意思:指貌美而出尘的女子,形容女子美丽绝伦,令人着迷。
王母(wáng mǔ)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掌管着天地万物的女神。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玄元(xuán yuán)的意思:玄元指的是深奥而神秘的原始力量或事物的根源。
学仙(xué xiān)的意思:指通过学习和修行,追求成为仙人或达到仙人的境界。
- 注释
- 龙德:古代对帝王德行的赞美,这里比喻仙人的高尚品质。
仙人:指修道成仙的人。
玄元:道教中的重要概念,指太上老君或老子。
李日:可能暗指李姓王朝或与道教传说中的李聃(老子)有关。
王母:神话中西王母,掌管桃树和长寿的象征。
种桃年:比喻王母的长寿或道教文化中的长生不老。
- 翻译
- 常听说龙德本是天上仙,谁会说仙人总是追求成仙。
又有人讲玄元指点着李姓的日子,比王母娘娘种桃树的岁月还要长久。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名为《玉真公主歌(其一)》。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描述。
“常言龙德本天仙,谁谓仙人每学仙。”这里诗人提到龙德,本是指道教中的天仙之德,但在此处被用来强调仙人的本质,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刻意去学习。这种说法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
“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景象。“玄元”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太上老君,这里“指李日”可能是说太上老君亲自指点仙人修炼之法,以达到长生不老。至于“王母”,即西王母,传说中掌管仙桃的神仙,“种桃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累,这里的“多于”意味着仙界中的时光流转与人间不同,仙桃的岁月远超过凡尘。
整体来看,诗人通过对比仙界与人间的不同,表达了一种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一种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蒙斋赴召六首·其三
乾坤常简易,险阻知最精。
尧舜何艰难,难在知人明。
孔子每所患,因予犹改更。
险如彼山川,无如世人情。
明天而昧人,古人所讥评。
卓哉子陆子,高具双眼睛。
气貌才一顾,肺肝见如倾。
或但因传闻,能见人生平。
万象悉呈露,如揭日月行。
何畏乎功令,尧舜为法程。
所恶利口覆,孔子为权衡。
欲希象山翁,此目不可盲。
众欺恐寡信,多伪难皆诚。
虚受而实责,无容偏且轻。
张陈门下客,莫非天下英。
后至所居国,皆能居公卿。
济世才最急,泰道非徒亨。
下视瓮盎内,成雷聚蚊虻。
鸟须九霄鹏,鱼必东海鲸。
为己与为国,灼知在先生。
《送蒙斋赴召六首·其三》【宋·包恢】乾坤常简易,险阻知最精。尧舜何艰难,难在知人明。孔子每所患,因予犹改更。险如彼山川,无如世人情。明天而昧人,古人所讥评。卓哉子陆子,高具双眼睛。气貌才一顾,肺肝见如倾。或但因传闻,能见人生平。万象悉呈露,如揭日月行。何畏乎功令,尧舜为法程。所恶利口覆,孔子为权衡。欲希象山翁,此目不可盲。众欺恐寡信,多伪难皆诚。虚受而实责,无容偏且轻。张陈门下客,莫非天下英。后至所居国,皆能居公卿。济世才最急,泰道非徒亨。下视瓮盎内,成雷聚蚊虻。鸟须九霄鹏,鱼必东海鲸。为己与为国,灼知在先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467c676f9cdaa0109.html
水调歌头
长江飞鸟外,明月众星中。
今来古往如此,人事几秋风。
又对团团红树,独跨蹇驴归去,山水澹丰容。
远色动愁思,不见两诗翁。酒如渑,谈如绮,气如虹。
当时痛饮狂醉,只许赏心同。
响绝光沈休问,俯仰之间陈迹,我亦老飘蓬。
望久碧云晚,一雁度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