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墨》
《墨》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顶踵(dǐng zhǒng)的意思:指极为接近或相连的部位,形容事物非常接近或连续不断。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利物(lì wù)的意思: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他人或损坏公共利益。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松火(sōng huǒ)的意思:火势平息,形容矛盾、纷争等得到解决,局势平静。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玄冰(xuán bīng)的意思:形容心思深沉、智谋高深的人。

烟松(yān sōng)的意思:形容山林间烟雾缭绕,松树苍翠的景象。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玉烟(yù yān)的意思:形容美好的景色或美丽的烟雾。

鉴赏

这首诗《墨》由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玉烟松火”、“玄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墨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首句“玉烟松火夜来多”,以“玉烟”和“松火”为意象,描绘了夜晚中烟雾缭绕、松枝燃烧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意境。这里的“玉烟”可能象征着墨的细腻与纯净,“松火”则可能寓意着创作的热情与灵感。整句暗示了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内心深处的创作激情与对墨的深刻感悟。

次句“炼得玄冰价几何”,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墨的探索与思考。这里将墨比作“玄冰”,既强调了墨的珍贵与独特性,也暗示了其制作过程的复杂与艰难。同时,“价几何”一词,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墨价值的深思,既是对墨本身价值的探讨,也是对艺术创作价值的反思。

后两句“若使一身能利物,从今顶踵任消磨”,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他设想如果自己的一生能够有益于他人,那么即使付出再多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里的“顶踵”借指全身,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整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社会贡献的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墨》诗通过对墨的描绘与思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还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登潮州金山

葱葱苍玉北城隈,崒嵂中天贝阙开。

曲沼小桥临绝壁,丹梯碧磴度危台。

万家烟树檐前出,百里云帆海上回。

游客到来忘去路,花间钲鼓谩相催。

(0)

八月十七日免朝

万国趋跄祝舜年,车书云拥帝城前。

共欢北极垂仙仗,拟捧南山入寿筵。

烛影遥垂华月转,瑞光高并曙星悬。

九重恭嘿方深穆,未许环瞻尺五天。

(0)

罗敷媚

画屏沉水香微润,屏角花重。屏背帘重。

一面斜阳一面风。流金不落浮蛆泛,醉又匆匆。

夜又濛濛。唱罢琼箫听罢钟。

(0)

清平乐

露霏藓冷。独立看吟鬓。

庭气如波春月凝,只欠旧时花影。梦魂不度江潮。

江南燕子迢迢。听到漏声五转,醒来又是明朝。

(0)

湘桥钓师图为黄大使若济题

腰解鹿卢剑,手持珊瑚竿。

梦骑玉龙背,濯发天河寒。

珠江十里鸳鸯窟,万柄琵琶水烟阔。

何如一舸荔枝滩,醉脱红衣卧霜月。

(0)

同曹德馨万后丞过辨利院观所藏宋元以来名人画大士应真像二百馀轴记之以诗

万树旃檀香,经秋不蚀气。

法林吹爽飙,龙象各颜霁。

我从烦愁天,来此欢喜地。

涤垢澄寸胸,已无世间事。

癯僧戒律深,能识居士意。

掘发珍珠藏,未容绀云閟。

远自贯上人,下及罗华辈。

画派如禅支,一一辨难昧。

泡电一刹那,旧家几陵替?

采壁烟藻光,黄泉梦同逝。

可怜五色狮,马厩屈疲睡。

幸搜金刚魔,力与荡尘秽。

继起梁与杭,湖山践明誓。

小转因缘轮,大树宰官卫。

龙泓具愿力,续作后筏济。

遂使半席楼,上瑰结灵秘。

客如枯井蛙,咋舌不能偈。

吾亦何所修,增此眼福慧。

食息资阴阳,琉璃等柔脆。

纵为南部民,不夺舍利贵。

且饱山厨斋,空实屏一切。

静听西窗蝉,独语坏墙桂。

出门振领歌,苍翠拂无际。

高甍佛日悬,照耀两峰髻。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