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饯 李 秀 才 赴 举 唐 /刘 希 夷 鸿 鹄 振 羽 翮 ,翻 飞 入 帝 乡 。朝 鸣 集 银 树 ,暝 宿 下 金 塘 。日 月 天 门 近 ,风 烟 夜 路 长 。自 怜 穷 浦 雁 ,岁 岁 不 随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翻飞(fān fēi)的意思:形容飞翔、翱翔的样子。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金塘(jīn táng)的意思:指富饶的地方或者物产丰富的地方。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随阳(suí yáng)的意思:随着太阳的光芒前进,比喻跟随权势或者追随名利。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羽翮(yǔ hé)的意思:羽翮是一个比喻,形容人才或者能力超群,具有出类拔萃的才华和能力。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振羽(zhèn yǔ)的意思:指振奋羽翼,重新展翅高飞的意思。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注释
- 鸿鹄:大雁。
振:振动。
羽翮:翅膀。
帝乡:天之故乡,指仙境或理想之地。
朝鸣:清晨鸣叫。
银树:比喻银白色的树木,形容明亮。
金塘:金色的池塘,形容富丽堂皇。
日月:太阳和月亮。
天门:象征天宫或高远之处。
风烟:形容夜晚的迷茫景象。
夜路长:夜晚的道路显得漫长。
穷浦雁:困于荒僻水边的大雁。
岁岁:每年。
不随阳:不能跟随阳光向南迁移。
- 翻译
- 大雁展翅飞翔,进入天之故乡。
清晨在银色的树丛中鸣叫,傍晚则栖息在金色的池塘边。
太阳和月亮仿佛接近天门,夜晚的风尘之路显得漫长。
我自怜如同困于荒僻水边的雁,每年都不能跟随阳光向南迁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子赴考之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考试场地的向往和内心的忧虑。开篇“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一句,以大雁比喻赴考之士,展现出他们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则是对考场所在地风光的描绘,通过“银树”、“金塘”的富丽景色,象征着考试胜利后的荣耀。然而,“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一句,却透露出诗人对于旅途的艰辛和考验的忧虑。
最后,“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两句,则流露出了诗人对那些年复一年未能考取功名者的同情与自怜。这里的“穷浦雁”比喻那些落寞无闻的人才,而“岁岁不随阳”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机遇难得,显示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机缘难求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赴考士子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古代士子们对科举考试的渴望与不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人才难以遇到的哀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晖行
主翁不解饮,安事园池游。
从知莲社侣,所乐在清修。
我忆少壮日,未多禅悦优。
独醒对佳景,愁纹上眉头。
四方观唱礼,文辞旨趣幽。
我膝固不屈,弥陀暗相投。
叶吹光乱转,花覆实泉流。
此外无国土,静中反身求。
湛然真赏妙,谁肯寻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