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康庆之秋雨喜凉书怀五首·其一》
《次韵康庆之秋雨喜凉书怀五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躁求火炽,寂守德宇凉。

斯人老世故,秋雨骄阳

季郈鸡浪斗,臧谷羊俱亡。

矢诗写高怀,耸如见清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德宇(dé yǔ)的意思:指德行高尚、品德高尚的人。

高怀(gāo huái)的意思:形容人的胸怀广阔,志向高远。

火炽(huǒ chì)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燃烧得非常旺盛。

骄阳(jiāo yáng)的意思:形容阳光强烈、炎热的天气。

老世(lǎo shì)的意思:指旧世界的观念、思想、制度等。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世故(shì g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情经验丰富,圆滑狡诈,善于处世的人。

守德(shǒu dé)的意思:守德指的是遵守道德规范,保持良好品行和道德操守。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欲火(yù huǒ)的意思:指强烈的欲望或激情,比喻内心的热情难以抑制。

躁求(zào qiú)的意思:形容急于求成,心急火燎,缺乏耐心和恒心。

翻译
急躁的心如同烈火般炽热,静守道德的人则心境清凉。
这个人饱经世事,如同秋雨浇灭骄阳般平和。
季郈之地鸡儿争斗不休,臧谷之野羊群皆已逃散。
他以诗歌表达高尚的情怀,就像见到清风明月般让人眼前一亮。
注释
躁求:急躁追求。
欲火炽:欲望强烈。
寂守:静心守持。
德宇:道德的领域。
老世故:经验丰富。
秋雨:象征成熟与冷静。
锄骄阳:消除傲气。
季郈鸡浪斗:比喻世事纷争。
臧谷羊俱亡:寓言失去根基。
矢诗:寄托在诗中。
高怀:高尚的情操。
耸如见清扬:形容诗情高洁,如清风明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内心平静与外界喧嚣的强烈对比。开篇“躁求欲火炽,寂守德宇凉”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追逐之热情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清净、品德自守的追求与珍视。"斯人老世故,秋雨锄骄阳"则是说到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往昔繁华无常的回忆,而秋天的细雨似乎在洗刷那些过度的骄傲和光辉。

接下来的“季郈鸡浪斗,臧谷羊俱亡”两句,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情怀。这里的“季郈鸡”和“臧谷羊”,都是用来比喻那些曾经繁盛一时、争斗不休的生命体,如今却都已不复存在,显现出一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共同的消亡主题。

最后,“矢诗写高怀,耸如见清扬”则是诗人将自己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心境通过诗歌来表达。"矢诗"意味着诗人以箭一般的笔触射向心中的所思所感,而“耸如见清扬”则是说这种情怀,如同高耸入云,清晰可辨,让人一目了然。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一位宋末元初时期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哲思,既有对外部喧嚣的批判,也有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坚守。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晤言

抱道思避喧,结茅在空谷。

忽枉同心人,来共山中宿。

落落泉挂岩,萧萧叶辞木。

林寒物态减,岁晚天气肃。

幸有盈樽酒,可以慰幽独。

(0)

客居杂言七首·其五

草生不择野,雨落不选池。

旷哉天地心,含弘本无私。

楚弓昧得失,魏宝恣夸毗。

秉心戾大道,菑害良由兹。

(0)

送储司徒入京三首·其三

瞻彼冶城曲,风物何融明。

嘉树参差发,谷鸟下上鸣。

理棹及兹逝,踟蹰郁离情。

列筵总髦士,陈诗并朝英。

眷眷依兰思,欣欣拔茅荣。

嗟予抱陋质,亦得奉休声。

虽蒙略年义,投报愧身轻。

(0)

江雨

江流愁太溢,更遣雨添波。

气逐阴阳变,天公奈尔何。

(0)

舂陵怀古二首·其一

道丧馀千载,天南得异人。

玄图开太极,绝学指迷津。

庭草长交翠,池莲不断春。

愿因风月地,潇洒挹公神。

(0)

荷塘馆晓发

戍鼓沈沈漏短长,百年浮迹此荷塘。

三更早报荒鸡月,独树寒翻野鹊霜。

人影候门排节钺,邮程呼烛倒衣裳。

此时天上朱门客,高卧方添燕寝香。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