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犹览德辉,士肯为金起。
吁哉燕昭王,此意独甚美。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共(bù gòng)的意思:不共指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共同利益。
德辉(dé huī)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光明磊落的人。
德本(dé běn)的意思:德行是根本,品德是基础。指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是其人生的根本,也是成功的基础。
独甚(dú shèn)的意思:独自受苦、痛苦难忍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圣王(shèng wáng)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品德和智慧的君主或统治者。
四岳(sì yuè)的意思:四位有名望的山岳。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下士(xià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军衔,属于士官阶级的一种。也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或者能力较差的人。
修德(xiū dé)的意思: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燕昭(yān zhāo)的意思:指人们为了美化事物、夸饰事实而使用虚假的言辞。
燕齐(yàn qí)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相邻或接壤的情况。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伊皋(yī gāo)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家庭境况贫困。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筑金(zhù jīn)的意思:指通过努力、奋斗来积累财富或成就。
天下士(tiān xià shì)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能、德行高尚的人。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叶懋创作的《感兴二十一首》中的第二十首,名为“感兴”。诗中以燕昭王筑金台招贤纳士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古代圣王修德自省、礼贤下士精神的赞美与感慨。
开篇“燕昭筑金台,欲致天下士”,点明了故事的背景,燕昭王为了吸引天下贤士,不惜花费巨资建造金台。接着,“燕齐不共天,一旦雪馀耻”两句,通过对比燕昭王与燕齐之间的关系,暗示了燕昭王的远见和决心,他要超越地域的限制,实现雪耻的愿望。
“我闻古圣王,修德本诸已”,诗人由历史人物联想到古代圣王,强调了修德的重要性,认为圣王之所以能成就大业,是因为他们首先从自我修养做起。接下来,“伊皋宾夏商,四岳佐尧治”引用了伊尹、皋陶辅佐夏商,四岳协助尧治理国家的例子,进一步证明了贤士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凤犹览德辉,士肯为金起”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士比作凤凰,只有在看到德行之光时才会被吸引,从而表达了燕昭王筑金台之举对贤士的吸引力。最后,“遗风何寥寥,布衣甘老死”感叹于古代圣王留下的美德逐渐消失,许多贤士宁愿过着平凡的生活也不愿出仕,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惋惜。
“吁哉燕昭王,此意独甚美”作为结语,诗人对燕昭王的远见卓识和对贤才的渴望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圣王精神的向往与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借鉴和对古代圣王精神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贤才价值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