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拂长牵棹,莺催□到家。
书檐问简玩,香柱羽趺跏。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烟(chūn yān)的意思:指春天的景色,特指春天的雾气。
到家(dào jiā)的意思:达到最高水平或程度,完全掌握
趺跏(fū jiā)的意思:形容坐姿不稳定,腿交叉交织。
火春(huǒ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阳光明媚、气候温暖。
鸣蛙(míng wā)的意思:指无知者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吹自擂。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新火(xīn huǒ)的意思:指重新燃起的希望、激情或活力。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河畔送别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柳拂长牵棹”,以柳枝轻拂船桨,生动地展现了春日河面上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接着,“莺催□到家”一句中,“□”字被省略,此处应为“燕”字,意为黄莺与燕子的啼鸣声,催促着诗人归家,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书檐问简玩,香柱羽趺跏”两句,通过描述诗人站在屋檐下,翻阅简册,品味书香,以及在香柱旁静坐,双足交叉,仿佛在冥想或沉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对未来的思考。
“新火春烟重,游丝岸日斜”描绘了春天里新生的火焰与缭绕的烟雾,以及随风飘荡的游丝在夕阳斜照下的画面,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哀愁。
最后,“最难三月莫,处处有鸣蛙”表达了诗人对三月即将结束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到处都能听到青蛙的鸣叫,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易逝、离别不可避免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景、离别的思绪、人生的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