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惊时晚,年加愿晓迟。
《庚子岁除辇下作》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庚 子 岁 除 辇 下 作 宋 /强 至 呼 儿 来 秉 烛 ,点 检 鬓 边 丝 。志 在 惊 时 晚 ,年 加 愿 晓 迟 。京 华 犹 旅 食 ,世 态 益 吾 悲 。四 十 明 朝 是 ,愁 吟 杜 子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愁吟(chóu yín)的意思:形容忧愁、忧虑的样子。
点检(diǎn jiǎn)的意思:点检是一个指责他人错误或缺点的成语,意思是发现并指出问题。
惊时(jīng shí)的意思:在关键时刻出现令人惊讶的事物或人物。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旅食(lǚ shí)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吃饭,也泛指旅途中的食宿。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世态(shì tài)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风气、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表现。
- 注释
- 秉烛:拿着蜡烛照明。
点检:检查,审视。
惊时晚:唤醒世人对时局的警觉,时局已晚。
旅食:在外漂泊,谋生。
益吾悲:使我更加感到悲伤。
杜子诗:指杜甫的诗歌,杜甫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 翻译
- 唤孩子过来举着蜡烛,仔细检查我两鬓的白发。
我的心愿是唤醒世人对时局的警觉,但随着年龄增长,愿望实现得更慢了。
我在京城仍然过着漂泊的生活,世态炎凉让我更加感到悲伤。
明天我就四十岁了,只能借杜甫的诗歌抒发我的愁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唤儿持烛,审视自己鬓边白发的场景。他感叹时光匆匆,壮志未酬,岁月不待人。身处京城却仍为生活奔波,世态炎凉更让他深感悲哀。诗人意识到自己已届四十,想到杜甫的诗句,不禁心生愁绪,寓含着对人生无常和壮志难酬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潮轩图为夏伯玘题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
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
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
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
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瘖。
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
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
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
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
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
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
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