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迓王书史六邑劝课回四绝·其四》
《迓王书史六邑劝课回四绝·其四》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匆匆出郭又经旬,和气薰蒸处处春。

料得锦囊拍塞,寄来曾拜一篇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锦囊(jǐn náng)的意思:锦囊是指一个装有各种物品或信息的袋子,比喻储藏着宝贵的东西或有用的计策。

料得(liào de)的意思:预料得到,事先能够预测到。

拍塞(pāi sāi)的意思:拍塞是指通过打击、撞击等方式使物体堵塞或封闭。

薰蒸(xūn zhēng)的意思:用热气或药物的蒸汽使物体变热或变软。

一篇(yī piān)的意思:一篇表示文章的数量,也可指一篇文章。

注释
匆匆:形容行动迅速。
郭:古代城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经旬:经过十多天。
和气:温暖和谐的气氛。
薰蒸:形容温暖的气候像蒸气一样弥漫。
处处:各处,到处。
春:春天。
料得:料想。
锦囊:古时文人常用来装诗文的精美袋子。
诗拍塞:指满载诗篇。
曾:曾经。
拜:敬献,此处指阅读。
一篇新:一篇新的诗作。
翻译
匆匆忙忙离开城郭已经多日
和煦的气息弥漫,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杨公远所作,名为《迓王书史六邑劝课回四绝(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交流。

“匆匆出郭又经旬”,表现了诗人急匆匆地外出,又一次经过城郊。这两句通过动词“匆匆”传达了一种急促的节奏,给人一种紧迫感,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心情。

“和气薰蒸处处春”,则描绘了春天温暖湿润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感受。

“料得锦囊诗拍塞,寄来曾拜一篇新”,这里的“料得”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期待,而“锦囊”则是古代用于秘密书信的包裹物,通常只在非常重要或私密的情感交流中使用。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朋友所寄送的新作诗篇,以及自己拜读后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春天景象和友情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淡雅而又不失深沉的情怀,是一幅生动的诗画,也反映出诗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关系。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知果教寺

萝岩山下寺,静境绝过从。

芳草二三月,碧云千万峰。

窗虚明落日,楼迥响疏钟。

恰恐重来晚,庭前记偃松。

(0)

题漳浦县壁

蛮烟渔火接鲸波,树树花枝处处歌。

况是天涯好行乐,莫教憔悴鬓霜多。

(0)

洞霄宫·其二

谷口停骖上翠微,五云宫殿辟金扉。

不知何处朝元会,却见龙鸾队仗归。

(0)

葵花

恐是牡丹重换紫,久疑芍药再翻红。

娇娆不似桑间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0)

闻虏退后作

小臣忧国志,所愿见时平。

刁斗春防塞,囊书夜入京。

边风吹冷骨,淮月浸重城。

失喜天骄死,传闻已息兵。

(0)

与虞章舜卿二表弟季明游兼胜亭有作三律·其二

野旷湖山远,林深松竹幽。

旧题看壁立,前事逐萍浮。

荏苒荒三径,依稀度九秋。

故人应念我,雅会莫迟留。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