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季海园梅》
《张季海园梅》全文
宋 / 冯去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到眼春流急,当桥梅影斜。

怕闻连夜雨,为爱隔年花。

寺古名多误,邻新酒少赊。

如何屐齿,太半白鸥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hǎiyuánméi
sòng / féngfēi

dàoyǎnchūnliúdāngqiáoméiyǐngxié

wénliánwèiàiniánhuā

míngduōlínxīnjiǔshǎoshē

shuāng齿chǐtàibànbáiōush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半白(bàn bái)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好,留下了一部分问题或瑕疵。

春流(chūn liú)的意思:春天的水流

到眼(d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或情况已经达到了极限或最后阶段。

屐齿(jī chǐ)的意思: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连夜(lián yè)的意思:连续一整夜,不间断地进行某项活动。

梅影(méi yǐng)的意思:指梅花的影子,比喻人的事业或名声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

鸥沙(ōu shā)的意思:形容海鸥在沙滩上翻飞、嬉戏的景象。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注释
当:正当。
梅:梅花。
斜:倾斜。
闻:听到。
连夜雨:整夜的雨。
隔年花:去年或前年的花。
寺:寺庙。
误:错误。
赊:赊账。
双屐齿:两木屐的痕迹。
太半:大部分。
白鸥沙:白鸥栖息的沙滩。
翻译
眼前春水湍急,桥梁旁梅影倾斜。
害怕夜晚连绵雨,只因期待隔年花开。
古寺名字常出错,邻居新酿少有赊借。
为何双木屐印,大多留在白鸥栖息的沙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夜景象,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到眼春流急"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来临,万物复苏之时,春水滋润而又迅速地流过眼前。"当桥梅影斜"则是说到了桥边,梅花在月光下显得斜倚而美丽。

"怕闻连夜雨"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春雨持有担忧之心,因为这场雨可能会影响他对隔年春花的期待。"为爱隔年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致的珍视与向往,他不希望任何事情破坏这一年的春光。

接下来的"寺古名多误,邻新酒少赊"则转换了画面和情境,讲述的是一个古老寺庙附近,传说纷繁但实则不然,且周围新开的酒店里酒并不丰盛。这些描述既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观察,也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简约生活的情怀。

最后两句"如何双屐齿,太半白鸥沙"则是对前述内容的一种总结和提问。"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询问与思考,而"双屐齿"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是生活中的平淡。"太半白鸥沙"则形容了一片宁静的湖面,水鸟在沙滩上留下了足迹,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叹。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

作者介绍

冯去非
朝代:宋

冯去非(1192~1272以后),字可迁,号深居,南康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人。淳祐元年(1241)进士。尝为淮东转运司干办。宝祐四年(1256),召为宗学谕。丁大全为左谏议大夫,三学诸生叩阍言不可,理宗下诏禁戒,且立石三学,去非独不肯书名。宝祐五年(1257),罢归庐山,不复仕。景定三年,为范晞文《对床夜语》作序,并有书信一首,自署“深居之人”。论诗以气节自尚。年八十余卒。去非与丞相程元凤、参知政事蔡抗善。吴文英有词与之唱酬。《全宋词》从《阳春白雪》中辑其词三首。《宋史》有传。 
猜你喜欢

己卯八月十五夜大风雨赋示诸生并儿侄三首·其二

万国同风十二年,冯夷吹向日南天。

当场定有翻空手,出为吾君洗毒烟。

(0)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其九

十龄文彩普含城,十七游燕客尽倾。

万马群中誇汗血,谁教归去有悲鸣。

(0)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其六

梅岭奇梨共日南,就中万里复眈眈。

遥知别后书难寄,一字相思当百函。

(0)

春日载酒同诸子过友人赏牡丹四首·其三

日南分赋牡丹频,似谱丹青更写真。

今日同君花底醉,隔纱愁杀李夫人。

(0)

过许四首·其二

河畔萧萧长蔚蒿,牵牛一去解尘劳。

世人浑说皇家好,秋色于今许颖高。

(0)

送姚司理座主赴内召六首·其三

波摇岳动起潮湄,万国观风此一时。

天子欲兴周礼乐,大官先盛汉威仪。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