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陆宪长元日即时口和四首·其三》
《次陆宪长元日即时口和四首·其三》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绝句

残冬两度冰凝水,今日三阳水又冰。

闻说苍生冻馁,不知阳气几时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冰凝(b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水变成冰。

残冬(cán dōng)的意思:指冬季即将过去,但寒冷的天气仍然存在。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冻馁(dòng něi)的意思:形容饥寒交迫,没有饭吃。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三阳(sān yáng)的意思:指阳气充足、健康强盛。

时行(shí há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流行或盛行。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阳气(yáng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具有活力和生机的力量,也指事物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能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景象与民生疾苦,同时表达了对阳气回归的期盼。首句“残冬两度冰凝水”描绘了冬季之末,冰封水面的寒冷景象;“今日三阳水又冰”则在时间上递进,强调了冰冻现象的持续,暗示了天气的严寒。接下来,“闻说苍生多冻馁”一句转而关注社会现实,指出百姓因严寒而遭受饥饿,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最后,“不知阳气几时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回暖、阳气回归的期待,寄寓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温暖回归的渴望,展现了明代文人关注社会、心系苍生的一面。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谢高燕公惠生衣

高公宠赐白衣裳,惊讶灾天雪满箱。

乍展轻烟总手滑,如披薄雾觉身凉。

谁家织素秋蟾色,何处丝抽嫩异香?

珍重六铢无可赠,空凭七字当琼浆。

(0)

游天竺寺

水田十里学袈裟,秋殿千金俨释迦。

远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记石莲花。

武林山价悬隋日,天竺经文隶汉家。

苔壁娲皇炼来处,泐中修竹扫云霞。

(0)

蘋花

芦花洲外蓼花西,秋水空香日影低。

好似天风吹玉女,霓裳一曲下青溪。

(0)

落山石

一径斜通石洞幽,危梁曲磴是仙游。

禅关云拥千年树,野艇星浮数点鸥。

莫道迷津能进棹,须知大壑可藏舟。

海阳处处皆蓬岛,何必昆崙十二楼。

(0)

十字港

守望肃有备,备寇如备夷。

群奸方扰东,村落自完西。

积囤为瞭台,飘飘青竹旗。

垒石塞汊门,担畚运黄泥。

千户联一心,同困资同依。

既免官役艰,外事谢闻知。

邻村恶少年,敛迹未敢窥。

夕泊当其壖,高枕梦无疑。

乍有巡柝声,灯火穿芦漪。

天阔木叶彫,水云静霏霏。

谁谅游子劳,近无家可归。

眷属在荒山,如鸟借枝栖。

遥知盼行客,时梦孤鸿飞。

(0)

题马文壁画二首·其一

龙江今喜对,雁荡昔曾闻。

树黑深藏雨,山青半出云。

行人知虎迹,仙客问羊群。

老我来何日,林泉定许分。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