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隐(dà yǐn)的意思:指逃避世俗纷扰,隐居山林或深山老林中的意思。
公礼(gōng lǐ)的意思: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
礼义(lǐ yì)的意思:指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以礼相待,互相尊重。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儒秀(rú xiù)的意思:形容人的仪表端庄美丽,具有儒雅的风度。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谈书(tán shū)的意思:指谈论或议论书籍,也指讨论学术问题。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下士(xià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军衔,属于士官阶级的一种。也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或者能力较差的人。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迂阔(yū kuò)的意思:指思维狭隘、见识浅薄,缺乏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知识。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赠至几(其四)》。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学问的追求。
首联“南州本是诸儒秀,上国宜从大隐居”,诗人以“南州”象征友人所在之地,赞美友人如同南州之中的杰出学者,又暗示友人应远离尘嚣,隐居于上国,追求更高深的学问与精神境界。
颔联“别我好留仙竹杖,送君欲献野芹蔬”,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诗人希望友人留下仙竹杖作为纪念,而自己则准备了野芹蔬作为礼物送给友人。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颈联“所惭下士文章陋,未报诸公礼义馀”,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文章平庸,未能充分回报朋友及他人的礼遇与恩情。这反映了诗人谦逊的品质和对社会关系的重视。
尾联“若见汝阴前太守,为言迂阔正谈书”,诗人设想如果在汝阴前遇到太守,会转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谈论书籍,表达出对友人学问交流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文辞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关系的尊重,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