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染桃英清入观,影翻藤角眩生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回文(huí wén)的意思:回文是指正着念和倒着念都一样的词语或句子。
锦水(jǐn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上波光粼粼,色彩斑斓。
涓涓(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连续。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鸾笺(luán jiā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的内容优美动人。
秋叶(qiū yè)的意思:指人的离去或事物的消散,比喻人世间的短暂和无常。
苒苒(rǎn rǎn)的意思:形容植物长势茂盛,繁荣昌盛。
韶华(sháo huá)的意思:韶华指的是美好的年华或者青春时光。
生花(shēng huā)的意思:形容文笔或才华出众,使文字或言辞生动有趣。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晚霞(wǎn xiá)的意思:指在太阳落山后,天空出现的红色或金黄色的云彩。也常用来形容某种美丽的景色或氛围。
五采(wǔ cǎi)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彩,光彩照人。
- 注释
- 薛涛:唐代女诗人。
饶:丰富,充满。
鸾笺:精致的彩色信纸。
誇:赞美,夸耀。
桃英:桃花花瓣。
清入观:清新宜人。
藤角:藤蔓的边缘。
眩生花:光影闪烁如花。
涓涓:流水声。
锦水:美丽的河流。
涵:包含,映照。
苒苒:缓缓流动的样子。
剡波:剡溪的水波。
漾:荡漾。
回文:能正读反读的诗。
苏氏子:指苏氏的某位诗人。
工夫:时间。
韶华:青春,美好的时光。
- 翻译
- 薛涛的诗才充满春天的气息,十种色彩斑斓的鸾笺被她夸赞。
桃花的香气浸染着她的诗笺,清晰可鉴,藤蔓的光影在纸上闪烁如花。
锦水潺潺,秋叶倒映其中,剡溪波光粼粼,傍晚的晚霞荡漾其中。
她嘲笑回文诗人苏氏子,白白浪费了美好的时光。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女词人张玉娘的作品,名为《咏案头四俊》。张玉娘善于运用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她的诗作在当时颇受推崇。本句中,“薛涛诗思饶春色”一语,意指诗中的春意盎然,如同薛涛(即春水)般流淌着生机与活力;“十样鸾笺五采誇”,则是描绘文书的装饰美丽,有如神鸟鸾的羽毛一般华丽多彩,显示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厚造诣。
接着,“香染桃英清入观”一句,通过鲜明的感官细节——香气渗透到桃花之中,使得读者仿佛能够嗅到那淡雅的花香。桃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常被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和纯洁。而“影翻藤角眩生花”则形容藤蔓攀爬之处,阳光透过藤叶折射出斑驳陆离的光影,仿佛又生出了新的花朵。
在后半部分,“涓涓锦水涵秋叶”与“苒苒剡波漾晚霞”,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清澈如锦的流水映照着秋天枯黄的树叶,形成鲜明对比;而“苒苒剡波”则描绘出波光粼粼,晚霞映照下的宁静景象。
最后,“却笑回文苏氏子,工夫空自废韶华”,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苏门后人的赞赏与自己技艺未逮的自嘲。这里的“苏氏子”指的是苏轼之类的文学大家,而“我”则是诗人张玉娘自身,她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才华尚未达到那些伟大的前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书卷装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情与内心世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文学传承的尊重,以及个人技艺追求的自我反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