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城南隅,瞻彼区宅废。
惟兹子与孙,虽有不复在。
步出城南隅,瞻彼区宅废。
惟兹子与孙,虽有不复在。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比邻(bǐ lín)的意思:比邻是一个代指邻居或者邻近的意思。它用来形容人们之间关系亲密或者相互之间距离很近。
蝉联(chán lián)的意思:连续多次保持某种地位或职位。
丛薄(cóng báo)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而稀疏,纷繁而薄弱。
宦者(huàn zhě)的意思:指在官场中辅佐官员的人,也泛指在权力中心中为他人服务的人。
棘庭(jí tíng)的意思:形容环境困难、险恶。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历问(lì wèn)的意思:指详细地询问、追问,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真相。
隆替(lóng t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兴衰更迭,替代变化。
蘼芜(mí wú)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景色美丽。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势态(shì tài)的意思:形势和态度
世位(shì wèi)的意思:指世上的位置或地位。
朔晦(shuò hu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明或清晰度逐渐减弱,变得暗淡或模糊。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
田翁(tián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农民。
庭阶(tíng jiē)的意思:指家庭的门阶,比喻家境贫寒。
衣鱼(yī yú)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衣着非常破旧,像鱼网一样破烂。
鱼袋(yú dài)的意思:指贪婪、贪心的人或事物。
榛莽(zhēn mǎng)的意思:指草木丛生、茂盛的样子,形容景物繁茂或事物繁杂。
周历(zhōu lì)的意思:周全地安排,周密地计划。
这首《城南行》描绘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描述城南废弃的宅院,杂草丛生的庭院,以及询问老农得知昔日显赫之家如今已人去楼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首句“丛薄聚寒鸦”以寒鸦聚集于荒凉之地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哀伤的基调。接着,“悲风吹阴䨴”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凉的气氛,风声与乌鸦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步出城南隅,瞻彼区宅废”点明了地点和主题,作者走出城市的角落,看到了废弃的宅院,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描述,也是对过往辉煌的回忆与失落的象征。
“榛莽棘庭阶,蘼芜存井碓”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宅院的荒芜景象,杂草丛生,曾经的繁华已化为乌有,只有井口和石碓还残存着过去的痕迹。
“周历问田翁,欲言乃慷慨”表明了作者深入民间,试图从老农那里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老农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慨,暗示了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反差。
“比邻宦者家,犹及见势态。数世位蝉联,几人衣鱼袋”通过对比,强调了权力与地位的易逝,即使是曾经权倾一时的家族,也难逃衰败的命运。
“惟兹子与孙,虽有不复在。隆替岂能常,此理曷相贷”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子子孙孙虽然存在过,但最终都归于尘土,历史的兴衰更替无法避免。
最后,“徘徊更叹息,千载一朔晦”总结了全诗的情感,作者在徘徊中叹息,感叹千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历史的面貌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模糊。
整首诗通过对城南废弃宅院的描绘,以及与老农的对话,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人生的无常以及权力地位的易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西风画角,荒城吹上满天霜气。
远水斜阳,红到乱山无际。
楼台一味销魂色,翠袖有人寒倚。
料珠帘半卷,断愁如我,百端难理。
向关河走马,飘零长剑,旧梦凄凉空记。
便作黄花瘦也,问谁提起。
年来多少无名泪,何处生绡缄寄。
但青衫幅幅,啼痕印满,湖波不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