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宵钟敛,闺中曙火残。
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朝光(cháo guāng)的意思:指早晨的阳光,也比喻新的希望、新的事物。
伐枳(fá zhǐ)的意思:伐枳是指砍伐果树,比喻毁坏人才、破坏知识。
发变(fā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
光曜(guāng yào)的意思:形容光线明亮耀眼。
闺中(guī zhōng)的意思:指女子的内室、女性私人空间。
河内(hé nèi)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形势已经非常严重或无法解决。
吏人(lì rén)的意思:指官吏、官员。
囹圄(líng yǔ)的意思:囹圄指监狱、牢狱,也用来比喻束缚、困厄的境地。
内功(nèi gōng)的意思:指修炼个人内在修养和能力的功夫,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在实力和素质。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厅事(tīng shì)的意思:厅事指的是官员在政府厅堂中办公的事务,也可指与官场有关的事情。
星发(xīng fā)的意思:形容光亮闪烁,星光闪烁。
阳疾(yáng jí)的意思:指男性的疾病或病症。
疑词(yí cí)的意思:指引起怀疑、不确定的词语。
正色(zhèng sè)的意思:指脸色严肃、表情庄重,表示态度坚决、认真严肃。
中星(zhōng xīng)的意思:中星是指在一群星辰中央的明亮星星,比喻在一群人或事物中最出色的一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早晨的景象,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在严寒中所体验到的静谧与孤独。"城外宵钟敛"一句,设定了时间背景,夜晚的钟声已经停止,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闺中曙火残"则透露出室内还残留着微弱的灯火,显示出晨曦初照时分的寒冷与宁静。
接下来的"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两句,更是以清晰的笔触勾勒出冰雪覆盖的景色。诗人通过对光线、温度和物态变化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严冬的早晨,感受到的是一种静谧而又冷峻的美。
"正色临厅事,疑词定笔端"表明诗人在处理公务或文书时的认真态度。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责任心,也映照出其内心世界的严肃与专注。
"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则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描绘和批判。"苛"指的是繁重的赋税或法律,而"囹圄"则是监狱,这两者的"息"与"宽"暗示着诗人对于百姓苦难的同情,以及希望减轻人民负担、改善司法制度的愿望。
随后的"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一地区或事件的关注。这里的"功"和"疾"都带有一种不安与不满足的情绪,显示出诗人对于事态发展的担忧。
最后,"镜中星发变,顿使世情阑"则是一种哲理性的思考。"镜中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大,而"发变"表明了变化无常;"顿使世情阑"则是在说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世事的无常与悲凉,进而引起深刻的情感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于社会、自然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昨日雨不歇,薄晚云未收。
更阑望天宇,云净月如钩。
晓开读书窗,日光泼双眸。
蔬饭羹一盂,起傍吾庐游。
一洗尘土昏,水竹清更幽。
问花无恙否,低面含娇羞。
验笋长几何,突角凌羊牛。
前日移新荷,常恐水盖头。
池边报平安,小叶三四浮。
竹林叫钩辀,柳阴鸣栗留。
趁晴欲双飞,更著唤妇鸠。
物适吾亦适,投筇思悠悠。
却归堂上坐,苍头献茶瓯。
儿声清且美,读书如泻油。
静里无声乐,閒中不系舟。
不知腰金公,曾识此乐不。
我生微官缚,有如冠沐猴。
长恐舍此去,永愧池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