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发其祥,用昭厥裔。鹡鸰在原,我父则季。
令兹著雍,涒滩则从。伯也六十,初度乃逢。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初度(chū dù)的意思:初次、第一次
大年(dà nián)的意思:指年份大、年纪长的年份,也用来形容某些年份特别重要、特别喜庆的意义。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亢宗(kàng zōng)的意思:指超越自己的本领或能力范围,过分自信或自大。
累世(lěi shì)的意思:代代相传、世世代代
令德(lìng dé)的意思:指能够令人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威严,使人尊敬和敬畏。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翩然(piān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是在(shì zài)的意思:表示肯定的回答或确认。
棠棣(táng dì)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光彩夺目。
万福(wàn fú)的意思:形容祝福非常多,非常丰富。
埙篪(xūn chí)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语或文章深奥难懂。
在原(zài yuán)的意思:原指马匹在原野上奔驰,形容自由自在、肆无忌惮。后来引申为人或事物不受拘束、随心所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伍瑞隆为庆祝其从父六十大寿而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长辈长寿与幸福的祝愿。
首先,“赫赫我祖,令德孔艾”开篇即赞美祖先的美德,奠定了一种崇敬与感恩的情感基调。“既彰乃家,亦浃累世”,强调家族美德的传承与发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荣誉与道德传承的价值观。
接着,“伯发其祥,用昭厥裔”提到伯父的德行与智慧,不仅照亮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影响着后代子孙。“鹡鸰在原,我父则季”,通过鸟类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父亲与伯父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和谐与亲密。
“伯也亢宗,宜兄宜弟”赞扬伯父在家族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他与兄弟之间的和睦相处。“爰歌埙篪,载咏棠棣”,引用古代乐器与诗歌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家族团结与和谐的重要性。
“令兹著雍,涒滩则从”,表达对伯父长寿的期望,希望他能像长寿的动物一样,享受生活的美好。“伯也六十,初度乃逢”,点明了庆祝伯父六十大寿的主题,表达了对这一重要里程碑的庆祝与祝福。
“父亦大年,翩然两翁”,描述了父亲与伯父两位长者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尊敬与爱戴。“举酒属伯,君子如龙”,通过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伯父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伯父如同龙一般威严与尊贵。
“唯川新至,是在尔躬”,表达了对伯父健康与长寿的祝愿,希望他如同新的河流一样,充满活力与生机。“南山有柏,北山有松”,通过自然界的植物象征长寿与坚韧,进一步强化了对伯父长寿的祝愿。
最后,“何以祝之,万福攸同”,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最深的祝福,希望伯父能够享受到无尽的幸福与福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对长辈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族、亲情与长寿的重视与赞美。
君今移居涧水东,涧水暴涨侵近路。
尽取涧石成垣墙,生凿岸柳作桥柱。
结茅构屋十数间,取次面势分几处。
看山看水督耕耨,随意自在不计步。
到处或坐或偃息,尽有室庐庇风雨。
土床竹簟虽草草,已足自适奉寒暑。
窗下瓦榼漆生光,贳酒提携老无数。
客来安更问谁何,漉鱼拾蟹共烹煮。
青黄错杂出木盘,野蔌山蔬四时具。
久厌轻动踏市尘,未尝开口论世故。
究竟得意此最多,向老尤要知其趣。
一生遇事皆任真,仰首高风继巢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