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钓起茅亭,柴扉复竹楹。
波清见丝影,坐久识鱼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在一座由竹木搭建的茅亭里垂钓捕鱼。"波清见丝影"表明水质清澈,甚至可以看到浮在水面上的钓线投下的微小倒影。这不仅展示了水的清净,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
"坐久识鱼情"则透露出诗人长时间地坐在那里捕鱼,不仅是体验捕鱼的乐趣,更是感悟到了鱼儿的情感和生活状态。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耐心,还反映出他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与理解。
接下来的"白鸟依窗宿,青蒲傍砌生"进一步描绘了这宁静环境中的生态平衡。白鸟选择在窗边栖息,而青蒲则在砌石旁边生长,这些细节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和谐共生的观察。
最后两句"欲同渔父舍,须自减逢迎"表达了诗人的一个愿望,即希望能够像渔夫一样拥有简单的生活,但同时也意识到要达到这种境界,自己需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社交往来和繁复的礼节。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景。
遄发齐安城,野憩团峰坂。
简书申巽命,造次促棹返。
中夜凌迥江,侵晨见南巘。
推篷纳升旭,览胜纷可辨。
嵓桂霞影荡,江蓠露珠泫。
时物岂不丽,滞旅兴莫展。
鹿门逐耕稼,太史乐游衍。
高贤虽自许,于禄竟淟涊。
重来日云积,归计路应缅。
长啸任旷达,偃卧戒愤懑。
劳谦业以广,止坎道乃善。
世氛与日搆,持此庶可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