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写 照 陈 生 宋 /吴 锡 畴 燕 颔 鸢 肩 总 属 夫 ,几 何 人 得 上 凌 烟 。且 烦 写 在 山 岩 里 ,野 服 黄 冠 看 瀑 泉 。
- 注释
- 燕颔鸢肩:形容人的相貌威武,像燕子的下巴、老鹰的肩背。
几何:此处指多少。
烦写:麻烦刻画。
山岩里:自然环境中的岩石上。
野服黄冠:指简朴的野外服装和道士的帽子,象征隐士生活。
瀑泉:瀑布和泉水。
- 翻译
- 燕颔鸢肩的英雄都归功于他们,又有多少人能登上凌烟阁的荣誉。
暂且让他们画像刻在山岩间,穿着粗布衣服头戴黄冠欣赏瀑布清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赞美之情。"燕颔鸢肩总属夫,几何人得上凌烟"两句中,“燕颔”指燕子的颈部,“鸢肩”则是鹰的肩膀,这里借用来形容人的俊逸风姿,表达诗人对友人外貌的赞赏。“总属夫”意味着将这些美好的特质归结为某一类或群体,而“几何人得上凌烟”则是说能像友人这样超凡脱俗的人实在太少,几乎如同神仙一般。
"且烦写在山岩里,野服黄冠看瀑泉"两句,则是诗人请求将这份赞美之情镌刻于山岩之上,让它永恒不变。这里的“野服黄冠”形象可能隐含着一种隐逸或清高的生活状态,“看瀑泉”则是在描绘友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与悠然。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外貌和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其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高洁人格的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花园子
当年内苑花如绮,万树红云日边倚。
监使惟承巡幸欢,诛求那惜花园子。
别有朱门令尤急,绿衣怒叱青衣执。
春风惨惨白日寒,愁把花枝对花泣。
祇今圣主罢游畋,诏书屡却黄龙船。
岁时虽有上林役,种植还堪助衣食。
君不见玄明宫少阳院,秋雨霏霏秋草遍。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平寺竹下待月行春桥夜泛胥门作
阖闾城西佳山水,况复秋清风日美。
百斛游船稳于屋,锦帆瑶席空明里。
黄山西转古横塘,五坞云深盘上方。
飞桥连跨石湖口,螭影相衔明镜旁。
夕阳把酒郊台上,峰色湖光回相向。
表里河山忆伯图,逶迤峦岭开行障。
白云袅袅紫薇村,湖光荡薄入瑶樽。
夕霏掩隐梵王阁,松径行穿山寺门。
山僧不归钟磬隔,桐竹虚堂翠光射。
疏影低摇醽醁寒,玉人笑倚琅玕碧。
可怜落日情依依,空林栖鸟催人归。
兰舟不解惜清夜,坐待圆景升宵晖。
胡床醉剧金鳌背,徙倚凭栏酒频酹。
薄云灏气互吐吞,坐看东天尚蒙昧。
须臾光射灵虚宫,玉盘飞出沧海东。
金波奕奕掣千电,彩云皎皎腾双虹。
时时清汉微氛度,隐隐冰轮驰薄雾。
掩抑徘徊未全露,靳取清光照归路。
画鹢翩翩凌广寒,俯看碧浪跃银丸。
百花洲边花色昼,花中楼阁明朱栏。
此时杯行何足数,歌声遏云酒如雨。
庾公长啸兴不浅,阮籍沈酣狂欲舞。
莫愁露湿紫绮裘,月光常随青翰舟。
君不见胥门抉目郊台圯,何不清霄秉烛游。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平寺竹下待月行春桥夜泛胥门作》【明·陆师道】阖闾城西佳山水,况复秋清风日美。百斛游船稳于屋,锦帆瑶席空明里。黄山西转古横塘,五坞云深盘上方。飞桥连跨石湖口,螭影相衔明镜旁。夕阳把酒郊台上,峰色湖光回相向。表里河山忆伯图,逶迤峦岭开行障。白云袅袅紫薇村,湖光荡薄入瑶樽。夕霏掩隐梵王阁,松径行穿山寺门。山僧不归钟磬隔,桐竹虚堂翠光射。疏影低摇醽醁寒,玉人笑倚琅玕碧。可怜落日情依依,空林栖鸟催人归。兰舟不解惜清夜,坐待圆景升宵晖。胡床醉剧金鳌背,徙倚凭栏酒频酹。薄云灏气互吐吞,坐看东天尚蒙昧。须臾光射灵虚宫,玉盘飞出沧海东。金波奕奕掣千电,彩云皎皎腾双虹。时时清汉微氛度,隐隐冰轮驰薄雾。掩抑徘徊未全露,靳取清光照归路。画鹢翩翩凌广寒,俯看碧浪跃银丸。百花洲边花色昼,花中楼阁明朱栏。此时杯行何足数,歌声遏云酒如雨。庾公长啸兴不浅,阮籍沈酣狂欲舞。莫愁露湿紫绮裘,月光常随青翰舟。君不见胥门抉目郊台圯,何不清霄秉烛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267c6e2511fd60711.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