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译学靳教授》
《送译学靳教授》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鲁国多逢掖,周官设象胥。

精言九译博学本三馀。

职冷冰相似,心清水不如

负才大用,别有腹中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博学(bó xué)的意思:指学识广博、知识丰富。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大用(dà yòng)的意思: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大价值或重要用途。

逢掖(féng yè)的意思:指在朝廷中得到亲近、接近的机会。

负才(fù cái)的意思:指有才能却被埋没或未能得到发挥。

精言(jīng yán)的意思:精准而有力的言辞或语言表达。

九译(jiǔ yì)的意思:九次翻译,形容翻译工作经过多次修改,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

清水(qīng shuǐ)的意思:清澈无杂质的水,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品。

设象(shè xiàng)的意思:指以事物的一部分代表整体,或以整体代表一部分。

象胥(xiàng xū)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特征非常相似。

相似(xiāng sì)的意思:相似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或性质。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注释
鲁国:指鲁地,古代诸侯国之一。
逢掖:古时儒生所穿宽大的衣袖,象征学识渊博。
象胥:官名,负责外交和翻译事务。
九译:古代指九种不同的语言或文化间的交流方式。
博学:广泛而深入的知识。
三馀:谓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形容勤学不倦。
职冷:职位清闲冷落。
心清:内心纯洁无杂念。
负才:怀有才华。
大用:被重用,发挥重要作用。
腹中书:胸中的学问,内在的智慧。
翻译
鲁国人才济济,设有象胥官职。
他们精通多种语言,学问渊博源于勤奋学习。
他们的职责虽然清冷,但内心如水般纯净。
拥有才能的人应当被重用,他们胸中有更多的智慧未展露。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送译学靳教授》。诗中融合了对古籍和学术的深厚积累,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寄托。

“鲁国多逢掖,周官设象胥”两句,以历史上的典故开篇。鲁国的儒林多出人才,逢掖即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贤人;周官则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官职设置,其中“设象胥”表明了古代对于学问的重视和分类。

“精言通九译,博学本三馀”两句,赞扬靳教授的学识渊博。精妙的话语能够穿透九种翻译,显示其语言能力之强;博学则源自《易经》,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

“职冷冰相似,心清水不如”两句,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描绘靳教授的心性和品格。职守如同寒冰般坚定,而内心之清澈,却胜过最清洁的水。

“负才宜大用,别有腹中书”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靳教授才能的认可与期望。有才能的人应当得到广泛的应用,靳教授胸怀壮志,内心所积累的知识如同未发之书。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靳教授学识和品德的高度评价,也反映出了一种对学术传承与人格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都督王公阅兵海上歌·其一

东风吹动碧油幢,帝遣嫖姚视海邦。

猎猎云旗过郁水,嘈嘈雷鼓动珠江。

(0)

广州竹枝辞·其一

蟛子春肥百舌啼,老渔歌唱白鹅西。

莫倚近年波浪稳,蚩尤风起石门低。

(0)

金陵杂感·其一

金陵犹是帝皇州,六代繁华指故丘。

宫市直通芳乐苑,漏声高出景阳楼。

锦袍客侍春江宴,玉树歌从月下游。

赚得御沟花下水,年年羞向野墙流。

(0)

书怀·其二

林皋晴好引雏行,辟地湖南漫课耕。

学道养年非肉味,爱閒终日在莺声。

碧云暮合佳人渺,芳草秋生苦菊生。

物外徜徉谁作侣,岩僧惟有白云情。

(0)

福州冬杪同钱塘孙大苏饮陈君湖亭时疏柳黄花林峦映带大苏指点佳处云恍见家湖山断桥也隔绝兵戈言念昔游共为感叹

青山同是一般春,物候偏新感远人。

千树红梅飘不尽,尚留歌板绕文茵。

(0)

画勾漏洞图并题

勾漏当年令葛仙,冰嘶鹅管玉田田。

千秋药冷丹炉火,再向寒灰续紫烟。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