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张京尹贺皇太子生辰三首·其二》
《代张京尹贺皇太子生辰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彭龟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神光甲观寰海重阳

世尽占人瑞天应发子祥。

山河玉露象纬银潢

有道三代,宁须不老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寰海(huán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无边的海洋。

甲观(jiǎ guān)的意思:甲:指甲壳或鳞甲;观:指观察。比喻仔细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

开甲(kāi jiǎ)的意思:解开铠甲,指揭露真相或揭开秘密。

人瑞(rén ruì)的意思:指出生时具备非凡才能或有特殊预兆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非常杰出的人才。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神光(shén guāng)的意思:指神奇的光芒或超凡的光辉。

天应(tiān yìng)的意思:指天地应合,事理顺遂,形容事情顺利如意。

象纬(xiàng wěi)的意思:指事物相互关联,相互联系。

须不(xū bù)的意思:必须不,绝对不能

银潢(yín huáng)的意思:形容物体发出明亮的光芒,像银一样闪耀。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玉露(yù lù)的意思:指晶莹剔透的露水,比喻美好清新的事物。

占人(zhàn rén)的意思:指占据或占用别人的位置、资源、权益等。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龟年为庆祝皇太子诞生而作,表达了对皇室的祝福和对盛世的期待。首句“神光开甲观”象征着吉祥的光芒开启,如同神明护佑;“寰海作重阳”则寓意天下共享此喜庆之日,如同秋高气爽的重阳节。接下来,“世尽占人瑞”赞美皇太子的出生为世间增添祥瑞,预示着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天应发子祥”进一步强调这是上天赐予的福祉。

“山河涵玉露”描绘了江山如画,景色优美,仿佛被仙露滋润;“象纬泻银潢”则运用天文意象,形容星辰璀璨,如同银河倾泻,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氛。最后两句“有道如三代,宁须不老方”祝愿皇太子成长后能继承祖辈的仁德,治理国家如同夏商周三代盛世,即使不必长生不老也能造福万民。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的宫廷颂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彭龟年
朝代:宋

(1142—1206)临江军清江人,字子寿,号止堂。尝从朱熹、张栻游。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宜春尉。累除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议论忠直,操行坚正。指斥韩侂胄,庆元二年被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熙二年,守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止堂集》。
猜你喜欢

次韵和瑛老颂

默堂前对五松山,敌面机锋一瞬间。

禅客相逢休拟议,草鞋价直欲谁还。

(0)

偶题·其一

霜风响枯林,旷野惨寒色。

川路阻且长,客子方远适。

东吴眇何在,仰羡归飞翼。

惟有溪边梅,犹能慰愁寂。

(0)

次韵和归去来集字十首·其二

壮志已衰落,颓然成懦夫。

编须休虎穴,曳尾且龟涂。

松菊犹可理,田园将欲芜。

亲朋悦情话,浊酒在觞壶。

(0)

邓纯彦家兰盛开见借一本·其一

谁道幽兰是国香,山林僻处更芬芳。

从今借得佳人佩,伴我春堂昼梦长。

(0)

吴慎微邓志宏同游陈氏园

我本惜春人,常恐春色老。

沙阳渺天南,春到一何早。

群芳忽烂漫,自觉被春恼。

招邀适名园,景物得幽讨。

灿灿桃李妍,娟娟松竹好。

虚室自含风,回塘已生草。

酌酒对芳菲,论文慰怀抱。

瑰奇窥李杜,寒色笑郊岛。

软语既温温,高谈方浩浩。

二子若骅骝,轻车驾长道。

而我正飘蓬,摧残已枯槁。

家在天一涯,情若风中翿。

幸然得相从,豁我忧心捣。

青春能几时,落花看又扫。

宁辞金罍空,坐使玉山倒。

世事可两忘,悠悠信苍昊。

(0)

用韵赋梅花三首·其三

云山缥缈烟水村,嫣然顾我惊离魂。

凝情不语自脉脉,旅愁易感方昏昏。

我家梁溪富泉石,雪里数株开北园。

天涯相见一笑粲,玉色不减当时温。

为君清夜不成寐,月落已见东方暾。

会栽千树遍绿野,岂羡五柳垂衡门。

临风三嗅长太息,欲辩此意还忘言。

何当归去老三径,携幼入室酒盈樽。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