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 矿 坑 老 僧 宋 /梅 尧 臣 山 深 无 外 事 ,日 夕 爱 潺 湲 。趺 坐 树 间 石 ,力 耕 溪 上 田 。解 言 南 国 事 ,能 咏 碧 云 篇 。瘼 贳 远 公 酒 ,余 非 陶 令 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公酒(gōng jiǔ)的意思:公开宴请的酒宴
国事(guó shì)的意思:指国家大事或国家事务。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上田(shàng tián)的意思:指人们在劳动中勤奋奋发,积极向上。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外事(wài shì)的意思:指与外国有关的事务或事情。
无外(wú wài)的意思:没有其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坐树(zuò shù)的意思:指人坐在树上,形容无所事事、懒散。
- 注释
- 山深:指偏远的山区。
无外事:没有世俗之事。
日夕:傍晚。
爱潺湲:喜欢听流水声。
趺坐:盘腿而坐。
树间石:树下的石头。
力耕:用力耕作。
溪上田:溪边的农田。
解言:懂得讲述。
南国事:南方的故事。
能咏:会吟诵。
碧云篇:描绘碧空的诗篇。
贳:赊欠。
远公酒:远公(陶渊明的朋友)那样的酒。
余:我。
非:不是。
陶令贤:像陶渊明那样的贤者。
- 翻译
- 山深处没有外界的纷扰,傍晚时分我喜爱听潺潺流水声。
我盘腿坐在树下的石头上,辛勤耕耘溪边的田地。
我能讲述南方的故事,也能吟诵描绘碧空如洗的诗篇。
不要赊给我远公那样的酒,因为我并非像陶渊明那样有隐逸之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访矿坑老僧》,描绘了作者探访山中老僧的生活情景。首句“山深无外事”,写出了山中的宁静与远离尘世的隐逸氛围。次句“日夕爱潺湲”,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流水声的喜爱,体现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趺坐树间石”描绘了老僧静坐修行的场景,显示出僧人的定力和对自然的融入。“力耕溪上田”则展现了老僧虽在山中,但仍保持着勤劳自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佛教徒的农禅生活。
“解言南国事,能咏碧云篇”赞美了老僧不仅通晓世间之事,还能吟咏出如碧云般高洁的诗句,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莫贳远公酒,余非陶令贤”,老僧拒绝了诗人赠送的酒,表明他并不追求世俗的享受,更像东晋时期的名僧慧远,保持清贫简朴的生活,而诗人自谦不是如陶渊明那样超脱尘世的隐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僧的日常生活,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淡泊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游西山作
吴乡信云美,山水饶嘉丽。
叠巘表参差,层峦隐亏蔽。
时惟二月芳,雨散千门霁。
蕙畹荡云滋,兰皋屏氛翳。
独携丘中琴,言鼓江上枻。
结友遵岩阿,寻僧指林际。
仰看众鸟翔,俛悦鯈鱼逝。
物理相因依,余踪且留滞。
齐祭器行
太公封齐廿八世,春禘秋尝长有事。
犹从三代识遗声,每见九夷朝祭器。
器历商周制度工,相传丁癸及桓公。
花纹不似莱人物,法象仍疑两敦同。
牛山下涕何悲苦,岁久光华方出土。
夏后璜偏入向魋,鲁宫宝又归阳虎。
历下秋风动夕萤,古来神物亦飘零。
谁知柏寝千年器,异日还陈汉武庭。
寄薛开封采君与杨主事同隐邓尉山并被获或曰僧也免之遂归常州
别君二载馀,无从问君处。
苍苍大泽云,漠漠西山路。
神物定不辱,精英夜飞去。
只有延陵心,尚挂姑苏树。
他日过吴门,为招烈士魂。
燕丹宾客尽,独有渐离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