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畚锸(běn chā)的意思:指劳动、干活的工具。
发鬈(fā quán)的意思:形容头发卷曲。
封岳(fēng yuè)的意思:指封赏有功的将领或官员。
景光(jǐng guāng)的意思:景色明亮,光彩照人。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九府(jiǔ fǔ)的意思:指古代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各级政府机构。
龙髯(lóng rán)的意思:龙髯是指龙的胡须,比喻人的胡须或者胡子。
三军(sān jūn)的意思:指军队,特指三军。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文祖(wén zǔ)的意思:指文学、文化的祖先或创始人。
象帝(xiàng d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非凡的权威和统治力
相沿(xiāng yán)的意思:沿袭传统、世代相传。
议礼(yì lǐ)的意思:
谓议论礼制。《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郑玄 注:“礼,谓人所服行也。” 朱熹 集注:“礼,亲疏贵贱相接之体也。” 宋 袁燮 《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丞相言议礼之地,最要得人。” 明 王祎 《唐五礼序》:“是用为之序论,以著其説,庶议礼之家,得以慎所择焉。”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惟两 汉 议礼之文,博引数説,以己意折衷,近於考据。”
有见(yǒu jiàn)的意思:有见指有眼光、有见识。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维桢的《太和杂题二首(其一)》中的第一句,描述了文祖(可能是指古代某位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在封地岳地初期的艰辛经营。"文祖初封岳"点出事件背景,"经营十二年"强调了时间的长久与付出的努力。接下来的"景光如有见"暗示了文祖的智慧和预见性,"议礼不相沿"则表明他敢于创新,不拘泥于旧制。
"畚锸三军举"描绘了大规模的劳作场景,显示出文治武功并重的气魄,"泉刀九府捐"进一步强调了资源的投入。"龙髯垂过膝"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文祖威严庄重,"象帝发鬈然"则以帝王的形象比喻,强化了他的尊贵和领导力。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叙事和象征,展现了文祖在封地治理上的雄心壮志和开创精神,以及他的领导风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