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探春令.絮影》
《探春令.絮影》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词

是何悠飏,半庭晴日随风无著。

群儿扑地还争捉。又斜上墙新垩。

六如空相谁真觉。比沾泥奚若

替剩春写照浮萍一去,底处寻根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底处(dǐ chǔ)的意思:指事物的最底部或最低处,比喻最基本的地方或最低的层次。

浮萍(fú pí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无根基,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立场或主张。

空相(kōng xiāng)的意思:形容虚假的外表,没有真实内涵。

六如(liù r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心思敏锐,洞察力极强。

扑地(pū dì)的意思:形容非常恭敬地跪下或俯伏在地上。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上墙(shàng qiáng)的意思:指被贴在墙上的文字或图片,比喻被普遍传播或公开展示。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奚若(xī ruò)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轻佻、放荡。

写照(xiě zhào)的意思:描述事物的真实情况或特征

悠飏(yōu yáng)的意思:形容风吹草木摇曳的景象,也比喻心情愉悦、轻松自在。

鉴赏

这首《探春令·絮影》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宝琛所作,描绘了春天柳絮飘飞的景象。"是何悠飏"四字,形象生动地写出柳絮轻盈飘荡的动态美,仿佛在问:这漫天飞舞的是什么?"半庭晴日,随风无著",则进一步描绘出阳光洒落庭院,柳絮随风随意飘落的场景。

"误群儿、扑地还争捉",通过孩子们的追逐嬉戏,表现出柳絮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惊喜。"又斜上墙新垩",柳絮不仅落在地上,还攀上了墙壁,与新建的白墙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生动的画面感。

"六如空相谁真觉",词人借"六如"(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教理念,暗示柳絮虽美,但其本质为空幻,无人能真正察觉其真实存在。"比沾泥奚若",柳絮与泥土相比,更显其短暂易逝,引人深思。

"替剩春写照,浮萍一去,底处寻根脚",柳絮如同春天的残影,比喻春天的消逝,如同浮萍般无定,让人难以追寻其踪迹。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跃鲤送人·其一

昔人画龙破壁去,余今画鲤亦龙俦。

墨到鬣边忽一逸,令人也动点睛愁。

(0)

咏画四首·其一春

春娇最何物,桃花与杨柳。

惹侬或有诗,市远那得酒。

(0)

次苏长公雪诗·其二

白糁堆寒没曙鸦,姨家风急搅银车。

翻将灞水驴边色,忽点孤山墓上花。

何物黄冠滕六友,相思白舫戴逵家。

今朝穆满觞黄竹,笑指银泥画戟叉。

(0)

月下梨花·其三

丹轮皓质两微茫,桂粟梨云斗浅黄。

万点绡痕春带水,一庭雪影夜生香。

小星解照周衾伴,不夜争悬汉帐倡。

讶道独禁风露冷,曾听法曲立臾长。

(0)

继溪篇

海水必自黄河来,桃树还有桃花开。

试看万物各依种,安得蕙草生蒿莱。

龙溪吾师继溪子,点也之狂师所喜。

自家溪畔有波澜,不用远寻濂洛水。

年年春涨溪拍天,醉我溪头载酒船。

一从误落旋涡内,别却溪船三两年。

(0)

送兰应可之湖州

梅黄雨霁带阴轻,送客西门驿路平。

会多忽别疑且惊,愁心应手弦凄清。

荷花镜里红侵舫,时共耽游楫徐漾。

思君苕溪若天上,空伫清歌对谁唱。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