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底处(dǐ chǔ)的意思:指事物的最底部或最低处,比喻最基本的地方或最低的层次。
浮萍(fú pí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无根基,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立场或主张。
空相(kōng xiāng)的意思:形容虚假的外表,没有真实内涵。
六如(liù r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心思敏锐,洞察力极强。
扑地(pū dì)的意思:形容非常恭敬地跪下或俯伏在地上。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上墙(shàng qiáng)的意思:指被贴在墙上的文字或图片,比喻被普遍传播或公开展示。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奚若(xī ruò)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轻佻、放荡。
写照(xiě zhào)的意思:描述事物的真实情况或特征
悠飏(yōu yáng)的意思:形容风吹草木摇曳的景象,也比喻心情愉悦、轻松自在。
- 鉴赏
这首《探春令·絮影》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宝琛所作,描绘了春天柳絮飘飞的景象。"是何悠飏"四字,形象生动地写出柳絮轻盈飘荡的动态美,仿佛在问:这漫天飞舞的是什么?"半庭晴日,随风无著",则进一步描绘出阳光洒落庭院,柳絮随风随意飘落的场景。
"误群儿、扑地还争捉",通过孩子们的追逐嬉戏,表现出柳絮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惊喜。"又斜上墙新垩",柳絮不仅落在地上,还攀上了墙壁,与新建的白墙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生动的画面感。
"六如空相谁真觉",词人借"六如"(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教理念,暗示柳絮虽美,但其本质为空幻,无人能真正察觉其真实存在。"比沾泥奚若",柳絮与泥土相比,更显其短暂易逝,引人深思。
"替剩春写照,浮萍一去,底处寻根脚",柳絮如同春天的残影,比喻春天的消逝,如同浮萍般无定,让人难以追寻其踪迹。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继溪篇
海水必自黄河来,桃树还有桃花开。
试看万物各依种,安得蕙草生蒿莱。
龙溪吾师继溪子,点也之狂师所喜。
自家溪畔有波澜,不用远寻濂洛水。
年年春涨溪拍天,醉我溪头载酒船。
一从误落旋涡内,别却溪船三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