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浮花(fú huā)的意思:指表面上华丽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国音(guó yīn)的意思:指官方规定的标准音,也指国家的语音标准。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梦想(mèng xiǎng)的意思:对未来的追求和期望,具有理想和抱负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去就(qù jiù)的意思:表示选择或决定去或不去的意思。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心情(xīn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感情状态或内心感受。
滟滟(yàn yàn)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水面波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的连续不断。
野烟(yě yān)的意思:指山野间的烟雾,比喻人事变迁无常,世事无常。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音书(yīn shū)的意思:指音乐和书籍,也可指音乐和文学。
- 注释
- 阴复晴:形容天气变化,一会儿阴一会儿晴。
不堪行:指哪里都适合行走。
野烟著草:野外的烟雾覆盖在草地上。
异乡节物:指异乡的节日景象。
兵戈事:战争之事。
去就轻:离开家乡变得不再沉重。
- 翻译
- 绿树丛中黄鹂鸟时隐时现,春风吹过何处不适宜漫步。
野外的烟雾笼罩着草地,色彩朦胧;江面上的日光映照着漂浮的花朵,明亮耀眼。
故乡的消息和书信增添了我对家乡的思念,身处他乡,节日的景象却让人心情更显落寞。
遇到的人都在谈论战事,这时我才意识到离开家乡竟是如此轻松。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和如祖弟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五个字,整体结构紧凑而富有节奏感。
开篇“绿树黄鹂阴复晴,春风何处不堪行。”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绿色的树木和活泼的黄鹂鸟构成了一副生动的画面,而“春风”则是传统诗词中常用来形容温柔、舒适气息的意象,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给人以无限生的感觉。
接着,“野烟著草绵绵色,江日浮花滟滟明。”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景致。其中“野烟”指的是田间升起的水汽或雾气,它与“著草”的动词结合,营造了一种柔和、连绵的情感。而“江日浮花滟滟明”,则是描写河流上的花瓣随波逐流,光影变化中显得分外明媚。
诗人的情感在“故国音书添梦想,异乡节物减心情。”两句中得到释放。这里,“故国”和“异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和远离家乡时的心情困顿。“音书”指的是来自家乡的声音或信件,它们让诗人的梦想更加丰富,而“节物”则是特定时间出现的事物,如春节、元宵等,在异乡时这些节日只能增加诗人的思乡之情。
最后,“逢人尽说兵戈事,始觉如今去就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离别的感慨。在与他人交流中,谈论的往往是战乱带来的痛苦,但诗人却在其中发现了一种超脱,即使面对过去的不堪回首,也能体会到如今相比之下,那些痛苦已经变得轻松了。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鲜明的季节感,又蕴含深厚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