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愁生百睡,懒散付扁舲。
晚凉徐起望,瞑色已前汀。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槁木(gǎo mù)的意思:指枯死的树木,比喻人或事物失去活力、精神衰退。
懒散(lǎn sǎn)的意思:指人懒惰、行动迟缓的状态或态度。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梦游(mèng yóu)的意思:指在梦中行走,形容人在精神恍惚、不清醒的状态下行动。
瞑色(míng sè)的意思:形容颜色昏暗,不明亮。
鸟乱(niǎo luàn)的意思:形容局势混乱,无法控制或整理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一带(yí dài)的意思:一片区域,一片地方
永昼(yǒng zhòu)的意思:永远白天,没有黑夜。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昼日(zhòu rì)的意思:白天,日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醒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倦愁生百睡”,诗人以“倦”和“愁”开篇,暗示了他内心的疲惫与忧郁,这种情绪使得他渴望沉入梦乡,暂时逃避现实的困扰。接着,“懒散付扁舲”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态度,他将“懒散”的情感寄托于“扁舲”之上,仿佛在借舟行于水面上,寻求心灵的解脱。
“肱枕浮云意,几嘘槁木形”两句,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如同浮云般飘忽不定的心境,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他似乎在对那些枯萎的树木发出叹息,既是对自然界的感叹,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晚凉徐起望,瞑色已前汀”描绘了诗人梦醒后,面对逐渐降临的夜幕,他缓缓起身,眺望着远处的景色。这一景象既宁静又略带几分孤独,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落照递还碧,远山次敛青”则展示了夕阳西下时分,天空由红转碧,远山也渐渐褪去青色,呈现出一种渐变的美。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万物更替的深刻感悟。
“无数啼鸟乱,一带幽花零”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梦醒后周围环境的生机与活力。鸟儿的啼鸣与零落的幽花,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情感层次。
最后,“没尽永昼日,梦游乍遣醒”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在漫长的白天之后,梦终于被唤醒,但内心深处的思绪却难以完全平复。这句话不仅总结了诗人的感受,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后的复杂心情和对自然、时间、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不惜便归去,轻与来岁期。
昔年当花时,踊跃犹悔迟。
花开到花落,憔悴伤春词。
如今异哀乐,开谢了不疑。
未见怯烂漫,既见去若遗。
随缘徇物我,过眼酬芳姿。
人笑看花勤,痼慵中心脾。
此寺曾几来,岁岁改情思。
思之遗泪落,亦不知何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