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泗 州 僧 伽 塔 宋 /苏 轼 我 昔 南 行 舟 击 汴 ,逆 风 三 日 沙 吹 面 。舟 人 共 劝 祷 灵 塔 ,香 火 未 收 旗 脚 转 。回 头 顷 刻 失 长 桥 ,却 到 龟 山 未 朝 饭 。至 人 无 心 何 厚 薄 ,我 自 怀 私 欣 所 便 。耕 田 欲 雨 刈 欲 晴 ,去 得 顺 风 来 者 怨 。若 使 人 人 祷 辄 遂 ,告 物 应 须 日 千 变 。我 今 身 世 两 悠 悠 ,去 无 所 逐 来 无 恋 。得 行 固 愿 留 不 恶 ,每 到 有 求 神 亦 倦 。退 之 旧 云 三 百 尺 ,澄 观 所 营 今 已 换 。不 嫌 俗 士 污 丹 梯 ,一 看 云 山 绕 淮 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长桥(cháng qiáo)的意思:指长而宽阔的桥梁。
朝饭(cháo fàn)的意思:朝饭指的是早饭,是人们一天中的第一餐。
丹梯(dān tī)的意思:指困难重重,艰险陡峭的路途。
得行(de xíng)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是可行的或适宜的。
耕田(gēng tián)的意思:耕田是指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也可比喻勤劳努力的工作。
龟山(guī shān)的意思:指形状像龟背的山峰,比喻形势险要或地势高耸。
厚薄(hòu bó)的意思:形容人情的厚薄。
淮甸(huái diàn)的意思:指人在官场或社会上得到重用、受到重视,地位显赫。
怀私(huái sī)的意思:对私心、私欲的执着和追求。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灵塔(líng tǎ)的意思:灵塔指的是一座供奉佛像或骨灰的塔,也可以泛指高大的塔楼。在成语中,灵塔比喻有很高的声望、威望或者很高的地位。
逆风(nì fēng)的意思:逆境中坚持前行,不被困难所阻挡。
千变(qiān biàn)的意思:形容变化多端,变幻莫测。
顷刻(qǐng kè)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求神(qiú shén)的意思:求助神灵的指示或帮助
去得(qù de)的意思:指去得远、去得迅速、去得顺利等意思。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顺风(shùn fēng)的意思:指遇到顺利的风势,比喻事情顺利进行或得到帮助。
俗士(sú shì)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我身(wǒ shēn)的意思:指自己的身体或个人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行舟(xíng zhōu)的意思:指人生旅途中努力向前的行动。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舟人(zhōu rén)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也指船家或船夫。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泗州僧伽塔》。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泗州游历时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表现了诗人乘船往南行进的艰难情景,逆风使得航行困难,连续三天都受到风沙的侵袭。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旂脚转" 描写了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船上的人们共同向灵塔祈求平安,而他们的愿望还未能得到满足,船只依旧在风浪中摇摆不定。
接下来的几句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表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内心感受。他们在经过一座名为“长桥”的地方后不久,又来到了“龟山”,而且还没到吃午饭的时候。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他认为人们之间往往缺乏真诚的情谊,所以他宁愿保持自己的喜好和选择。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这几句诗反映了农事的不易和自然变化无常。人们在种植时渴望适宜的天气,但往往难以如愿;而且如果每个人都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祈愿,那么宇宙中的万物也就应该每日都有千变万化了。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他既没有追寻过去,也不对未来有所眷恋。他希望能够自由旅行,不被外界所羁绊;但即便如此,每当他有所需求时,神灵似乎也感到疲惫。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最后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世间名利的超然。他提及“退之”即陶渊明,表达了自己想要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不愿意被俗世所污染。最后一句则是他对于云山景色的赞美,感叹其壮丽。
整首诗通过苏轼的游历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以及宇宙变化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超脱之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