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范松亭岭外书却寄》
《得范松亭岭外书却寄》全文
清 / 李旦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迢递行踪断蓬,与君沟水各西东

梦遥衡岳啼猿外,书到山城细雨中。

别后又看春草碧,宵来喜见烛花红

江淮湿雾连朝暮,苦忆蛮天滞郝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断蓬(duàn péng)的意思:指草木凋零、不再生长的样子。

衡岳(héng yuè)的意思:指衡量权衡,比喻评价事物或人的好坏。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江淮(jiāng huái)的意思:指江河的宽广和淮河的浅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宽广和短小。

连朝(lián zhāo)的意思:连续多个朝代。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行踪(xíng zōng)的意思:行踪指一个人的活动轨迹或行动动向。

烛花(zhú huā)的意思:烛花指的是燃烧的蜡烛,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旦华的《得范松亭岭外书却寄》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范松亭分别后的思念之情。首句“迢递行踪逐断蓬”以飘零的蓬草比喻行踪不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如同断蓬般难以相聚。次句“与君沟水各西东”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地理上的距离,暗示着沟壑相隔,各自东西。

颔联“梦遥衡岳啼猿外,书到山城细雨中”通过梦境和书信的传递,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衡岳的猿啼和山城的细雨,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颈联“别后又看春草碧,宵来喜见烛花红”则通过春草的碧绿和烛火的红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收到书信时的喜悦。

尾联“江淮湿雾连朝暮,苦忆蛮天滞郝隆”描绘了江南地区潮湿的气候,暗示了诗人身处其中的孤独和对友人所在之地(可能气候干燥)的怀念。"郝隆"典故出自《晋书》,暗指友人身处蛮荒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关切和自己滞留的苦闷。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异地相思之苦。

作者介绍

李旦华
朝代:清

清浙江嘉兴人,字宪吉,号厚斋。优贡生。淹贯经史,为诗博综宏丽。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两次南巡召试,均列高等。年未三十而卒。有《周易象义》(未完成)、《十六国世系表》、《后唐书》、《青莲馆集》。
猜你喜欢

早起

不寐看窗色,徐行映日华。

水田深戏鸭,村树暗辞鸦。

煮茗依丛竹,移盆接早花。

市廛亦不远,幽意自山家。

(0)

狼山大观台·其二

九派源通巫峡上,五山地尽大江东。

古人去我日沈岭,新恨满怀帆饱风。

忧乱闲身烽火外,悲秋清泪死生中。

义乌遗墓空衰草,沦落天涯慨尔同。

(0)

和韧叟归耕釜麓出都感赋元韵·其一

江水茫茫山色苍,昔年行役又同行。

六千猿鹤悲君子,八百桑株学武乡。

略仿买田苏玉局,相偕归隐孟襄阳。

也如鹦鹉前头意,云树无言但泪浪。

(0)

送王斗坪同年之榆林

吹笛山楼秋月清,故人匹马向边城。

木兰东去瞻天近,莫作寻常出塞声。

(0)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其一

兵气连凶岁,惊心六月寒。

天戈频挫衅,国步太艰难。

东鲁儒宗大,南天雁影单。

铜驼荆棘泪,忍与尔同看。

(0)

避寇由甘泉公道桥至东台

镫火湖干别有天,风声鹤唳总茫然。

国殇顷刻犹交臂,襁负何人敢息肩。

每到穷途思致命,绝无长策且愁眠。

欢呼忽听来飞将,一战功成万口传。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