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声(bēi shēng)的意思:指悲伤的声音,形容悲痛哀怨的声音。
窗纱(chuāng shā)的意思:窗户上的纱帘,比喻对事物的了解浅薄或见识狭窄。
风紧(fēng jǐn)的意思:形势紧迫,危机临近。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莲房(lián fáng)的意思:指高贵、纯洁的女子。
漫道(màn dào)的意思:漫无边际的道路,形容非常宽广或没有限制的道路。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迢遥(tiáo yáo)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消瘦(xiāo shòu)的意思:指人体瘦弱、消瘦的样子。
雁字(yàn zì)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相隔很远,互不相见。
遥空(yáo kōng)的意思:指遥远的天空或高处。
滋味(zī wèi)的意思:指食物的味道,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殊感受或体验。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丽芳的《秋夜感怀时羁旅桂林》描绘了夜晚的清凉与远方的哀愁。首句“月凉如水浸窗纱”以月光清凉如水比喻秋夜的寂静,映照在窗纱上,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次句“何处悲声起暮笳”则引入了悲凉的胡笳声,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听到的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思乡之情的触发。
接下来,“欲觅迢遥千里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遥远梦境的追寻,然而“可怜消瘦半庭花”,又以庭花的凋零象征着自己在外漂泊的憔悴和时光的流逝。诗人继续借景抒情,“露零荒沼莲房冷,风紧遥空雁字斜”,荒芜的沼泽、冷落的莲房和南飞的大雁,都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漫道莼鲈滋味好,三吴归去已无家”,通过提及江南美食——莼鲈,表达了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但更深层次的是表达了无处可归的无奈,因为即使美味也无法填补失去家园的失落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西台启诗帖赞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
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
内赐金鱼,盖出新宠,带职者乃从学士转致,又杂以他寄焉,所以见上恩交情俱无内外也。
谢学士以启,而用楷法,寄同院同年以诗,而用行书,又以见待人处己,虽小节皆有体也。
承平幕府,得一佳帖,相聚以观,又以见时清事简,虽边圉亦得以从容于文艺也。
于虖,诗文之传,几人于兹。独于此书,有感有思。
流风之存,妙墨之遗。什袭是宜,维以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