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阳春歌》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吴均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紫苔初泛水,连绵浮且没”,以“紫苔”为引子,描绘了水面上初生的紫苔,它们或浮或沉,随波逐流,既生动又富有动态美。这里的“紫苔”不仅指自然界中的植物,也象征着生命的初始与活力,暗示着新生与希望。
接着,“若欲歌阳春,先歌青楼月”,则将话题转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诗人提出,如果要歌唱春天的美好,那么首先要歌唱的是那轮照亮青楼的明月。这里,“青楼月”不仅代表了月光的皎洁与美丽,更寓意着高雅、宁静的生活情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在吴均的笔下,自然与人文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学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蟠桃歌寿辛太安人八十
吾闻蓬莱山,其上玉为宫。
蟠桃九千丈,特种瑶池东。
万年柯长翠,累䙫花始红。
夜守命列缺,昼卫驱丰霳。
仍经历劫实乃熟,烂然肤色丹朱红。
龟台阿母持啖汉武帝,此后旷世想像何曾逢。
辛侯前身疑赤松,清宵神游谒真境,拜乞拟驻慈亲容。
不学方朔偷,诚恳亦见从。
果蒙仙赐遽惊悟,起视已在高堂中。
鲜凝霞浆湛晓露,新绚云彩辉晴虹。
焚香跪擎奉母食,食之灵液流心胸。
形质肉骨都换精华融,发如黑漆颜如童。
双目烱两耳聪,徒誇延龄九还七返功。
才登八旬直至百岁寿未穷,荣膺恩命更进夫人封,后天而老乘飞龙。
《蟠桃歌寿辛太安人八十》【明·李昌祺】吾闻蓬莱山,其上玉为宫。蟠桃九千丈,特种瑶池东。万年柯长翠,累䙫花始红。夜守命列缺,昼卫驱丰霳。仍经历劫实乃熟,烂然肤色丹朱红。龟台阿母持啖汉武帝,此后旷世想像何曾逢。辛侯前身疑赤松,清宵神游谒真境,拜乞拟驻慈亲容。不学方朔偷,诚恳亦见从。果蒙仙赐遽惊悟,起视已在高堂中。鲜凝霞浆湛晓露,新绚云彩辉晴虹。焚香跪擎奉母食,食之灵液流心胸。形质肉骨都换精华融,发如黑漆颜如童。双目烱两耳聪,徒誇延龄九还七返功。才登八旬直至百岁寿未穷,荣膺恩命更进夫人封,后天而老乘飞龙。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0067c6a91918448713.html
题张教授居易轩
行已素其位,彰彰先训明。
美哉留侯裔,守分息营营。
执经侍彤邸,讲读倾忠诚。
一室无赢积,四序有馀清。
孰云禄秩薄,岂受吏事婴。
财丰真为累,官达仍贻惊。
惟当乐夫天,优游心自宁。
永言慎终始,俟命歌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