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风清(f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风景明亮清爽,没有杂物。
鹤梦(hè mèng)的意思:比喻虚幻的幻想或不切实际的梦想。
将无(jiāng wú)的意思:没有将来,没有希望
静笃(jìng dǔ)的意思:指人心安静,行为谨慎,修养深厚,内心虔诚。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民事(mín shì)的意思:民事是指与个人、家庭、社会关系有关的事务或纠纷。它是指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与国家、政府无关。
启闭(qǐ bì)的意思:启动和关闭,表示开始和结束。
群阴(qún yīn)的意思:指多个阴暗的势力、势倾朝野的人物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势力。
是月(shì yuè)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如同月亮的圆缺一样,有时候完整,有时候不完整。
蔬食(shū shí)的意思:指吃素食,不食肉食。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天咫(tiān zhǐ)的意思:天咫是一个古代神话中的词语,原指天空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后来引申为极远的距离或无法逾越的障碍。
退藏(tuì cáng)的意思:指逃脱、避开困境或危险。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息阴(xī yīn)的意思:停止活动,休息,停歇
心魂(xīn hú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深处,最核心的意志、信念和情感。
虚明(xū m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虚伪欺人。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月阳(yuè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或落下之时,月亮已经或还未出现。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至时节斋居之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内心的宁静平和。
首句“是月阳疑壮,群阴如渐萌”,开篇即点出夏至时节,阳光似乎达到了一年中最强烈的时刻,而阴气则如同春日的萌芽,悄悄地在大地深处孕育。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阴阳调和的规律,也暗示了生命成长的循环不息。
“还持启闭理,以息阴阳争”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平衡之道。在夏至这个特殊的时刻,自然界仿佛遵循着某种法则,调整阴阳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和谐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宇宙秩序的一种哲学思考。
“同患占民事,退藏观我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与反思。在自然与社会的互动中,诗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应当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生活,理解并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
“端居饶静笃,蔬食引虚明”描绘了诗人斋居时的心境。在远离尘嚣的生活中,他内心平静,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清明。这不仅是一种对物质欲望的节制,更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欲下诸天影,时闻松柏声”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他渴望将天空的光影融入自己的生活,同时,松柏的声音成为他内心世界的回响,象征着坚韧与永恒。
“苔痕随户掩,鹤梦与风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苔藓覆盖的门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而与风共舞的鹤梦,则寓意着超脱与自由。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讵止心魂寂,将无寒暑平”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四季更迭的淡然态度。无论是心灵的寂静还是外界环境的变化,都不能动摇他的内心世界。
最后,“近瞻天咫尺,落落寸珠擎”以形象的比喻收尾,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仰望星空的瞬间,他仿佛触摸到了宇宙的奥秘,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至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思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之间和谐共生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