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倍增(bèi zēng)的意思:原有数量、程度或规模成倍地增加。
边楼(biān lóu)的意思:指建筑物的边角楼,比喻地位低下或不重要的角色。
残冬(cán dōng)的意思:指冬季即将过去,但寒冷的天气仍然存在。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丛繁(cóng fán)的意思:指事物繁多、杂乱无序。
丛丛(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密集、纷纷扰扰的样子。
催发(cuī fā)的意思:催促或推动事物发展或实现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冬时(dōng shí)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
东归(dōng guī)的意思:指东方的归宿,表示东方的归还或返回。
芳洁(fāng jié)的意思:指香气扑鼻,清洁无暇。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好景(hǎo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象不会持续很久
和风(hé fēng)的意思: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攀折(pān zhé)的意思:攀爬和折断。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苒苒(rǎn rǎn)的意思:形容植物长势茂盛,繁荣昌盛。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殊绝(shū jué)的意思:独特而卓越,非常稀罕的事物或情况。
双成(shuāng ch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事物都取得了成功,互相成就。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鲜血(xiān xuè)的意思:指新鲜的血液,也用来比喻牺牲、流血等悲惨的情况。
香艳(xiāng yàn)的意思:形容美丽动人、妖娆迷人。
猩猩(xīng xīng)的意思:指人类的祖先,也用来形容原始、野蛮的人。
一齐(yī qí)的意思:指同时、一同的意思。
幽径(yōu jìng)的意思:幽径指的是幽静的小道或小径。
远恨(yuǎn hèn)的意思:对远离而引起的怨恨或愤怒。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 注释
- 重:层层叠叠。
苒苒:形容时间慢慢流逝。
残冬:冬季将尽之时。
小园:小型的花园。
翠木:青翠的树木。
猩猩鲜血:比喻鲜艳的红色。
乍:突然。
金钟:古代的一种酒器,也指美酒。
丛丛繁雪:形容众多的雪花。
- 翻译
- 层层叠叠的山峦之外,时光悄然流逝,又到了寒冬将尽的时候。
在小小的园林深处,池塘边的楼阁附近,新绿的树枝正与春天告别。
细小的花蕊轻轻包裹,粉色的花萼染上了猩红,仿佛是鲜红的血液。
忽然间,和煦的风儿吹过,美景如约而至,一一催促着花朵绽放。
它们天生香气浓郁,美丽无比,胜过皎洁的仙女双成,更加洁净无暇。
去年,我曾遇到一位东归的使者,他指着远方,心中遗憾,似乎想采摘这些花朵。
没想到,那些如浮云般的离愁,始终未能阻止满枝花朵映照明月。
只能独自叹息,时常举杯饮酒,漫步在丛丛白雪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开篇“重重山外,苒苒流光”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光线柔和的自然环境。紧接着,“又是残冬时节”提示我们虽然仍在冬末,但已有春意盈然。
“小园幽径,池边楼畔,翠木嫩条春别”描述了一个幽静的小园内,沿着池塘和楼阁的细长小路,以及初春时节树木的新芽,这些都是描绘早春景致的生动笔触。
“纤蕊轻苞,粉萼染、猩猩鲜血”中的“纤蕊轻苞”形容花朵的细腻,“粉萼染”可能是指某种花瓣的颜色,而“猩猩鲜血”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用来形容某种红色的花朵,这些描写表明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微之美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感受。
“乍几日,好景和风,次第一齐催发”中的“乍几日”表达了时间流逝的不经意,“好景和风”是指春天的良好气候,而“次第一齐催发”则是说这些美好的时光和景致都在同时展现出来。
“天然香艳殊绝。比双成皎皎,倍增芳洁”赞美了大自然中花朵散发出的香味,使用了“天然香艳殊绝”来表达这种香气的独特与非凡,并通过“比双成皎皎,倍增芳洁”强调了这些花朵的清新和纯净。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往事的回忆。"去年因遇东归使,指远恨、意曾攀折"表达了诗人对于去年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感,可能是因为外出或他乡工作而不得不离开,这里“东归使”可能是一个转义,指的是某种使命或缘故。
接着,“岂谓浮云,终不放、满枝明月”则是一种对比和期待。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轻如浮云的承诺,也绝不会忘记,而“满枝明月”可能象征着一种圆满和纯净的状态。
最后,“但叹息,时饮金钟, 更绕丛丛繁雪”则是一种对现状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享受。诗人在叹息中享受着“金钟”的美酒,同时也被“丛丛繁雪”所围绕,这里“金钟”可能代表着某种美好的时光或境遇,而“丛丛繁雪”则是一种纯净而又略带寒冷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和对往事的温馨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以及他对于过去记忆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