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归依三宝赞》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归依三宝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归依众,梵行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

十方贤圣相离。永灭世间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梵行(fàn xíng)的意思:指修行佛法、尽心尽力地做好事。

佛土(fó tǔ)的意思:指佛教徒心中的净土,也比喻理想的境地或人心纯净的地方。

归依(guī yī)的意思:归顺依附,向某个人或事物表示忠诚和依赖。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贤圣(xián shèng)的意思:指智慧高尚、品德崇高的人。

相离(xiāng lí)的意思:指两个物体或人之间距离远离,不再接触或相互影响。

四威仪(sì wēi yí)的意思:形容人的威严、仪态、气度、风采四个方面都非常出色。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望江南·忆江南其一》。诗中的“归依众,梵行四威仪”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与信仰,梵行即是指佛教中的坐禅修行,而四威仪则是指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四种行仪,即走、站、坐、卧。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精神寄托之所的向往。

“愿我遍游诸佛土”这一句流露出诗人想要遍历所有佛教圣地的心愿,寻求心灵上的净化和解脱。这不仅是对佛教信仰的尊崇,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追求。

“十方贤圣不相离”则意味着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佛教中诸多贤者与圣人的智慧与慈悲。这里的“十方”指的是佛教中的十个方向,即东、西、南、北、中,以及这四个方向的各个对角线,再加上天和地。诗人表达了对于这些方向中佛教贤者与圣人的渴望,希望能够永远不离他们的智慧光芒。

最后,“永灭世间痴”则是表达了一种愿景,即希望能够彻底摒弃世间的愚昧与迷茫,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以及对精神境界更高追求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表达对佛教信仰的敬仰和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世的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颂一百则·其九十八

明珠在掌,有功者赏。胡汉不来,全无伎俩。

伎俩既无,波旬失途。瞿昙瞿昙,识我也无。

(0)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五

如何是主中宾。云月带重轮,又曰收。

(0)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三

如何是宾中主。云兆分其五,又曰引。

(0)

答忠禅者

一字七字三五字,万象穷来不为据。

夜深月白下沧溟,搜得骊珠有多许。

(0)

颂一百则·其三十一

镇州出大萝卜,天下衲僧取则。

只知自古至今,争辨鹄白乌黑。

贼贼,衲僧鼻孔曾拈得。

(0)

颂一百则·其七十五

和尚有也未,金毛师子不踞地。

两两三三旧路行,大雄山上空弹指。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