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锦 署 宋 /杨 备 人 衣 蓝 缕 地 衣 红 ,不 念 家 家 杼 柚 空 。厥 篚 织 文 应 岁 贡 ,更 翻 新 样 集 机 工 。
- 注释
- 人:人们。
衣蓝缕:穿着蓝色的衣服。
地衣红:妇女们穿红色。
不念:不去想。
家家:家家户户。
杼柚空:织布机上的劳动空无一物。
厥篚:那些竹筐。
织文:精美的织物。
应岁贡:为了每年的贡品。
更翻新样:不断翻新花样。
集机工:召集工匠们忙碌。
- 翻译
- 人们穿着蓝色的衣服,妇女们则身着红色,却不去想家家户户织布机上的辛勤劳动。
那些装满精美织物的竹筐,是为了每年的贡品,工匠们不断翻新花样,忙碌不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织布图景,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和精细的工艺,展现了女性在家庭纺织劳作中的勤勉与智慧。
“人衣蓝缕地衣红”,这里的“蓝缕”和“红”是对比鲜明的颜色,分别象征着天空和大地,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强调织物的华丽和生动。同时,这两种颜色的布料也暗示了不同社会阶层或不同场合的需求。
“不念家家杼柚空”,这句话表达了女性在家庭纺织劳作中的勤勉,她们即使在繁重的工作中也不停歇,不留下半点空闲。这里的“杼”是织布时用的工具,象征着女性的辛勤劳动。
“厥篚织文应岁贡”,“厥篚”指的是精细的织物,这里强调了纺织品质的高标准。“应岁贡”则意味着这些织物是按照时令更换的需求来制作,可能是用于朝廷的年贡或是节庆时用的礼物。
“更翻新样集机工”,这一句突显了女性在纺织技术上的创新和勤劳。她们不断地翻新织造技艺,积累经验,并通过使用先进的织布机器(“集机工”)来提高生产效率。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女性的智慧和勤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纺织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的重视。同时,这也是一种生活美学的展现,通过日常劳作体现出的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孙禹钖溪上双藤歌
溪上古藤如许大,不但一株且两个。
苍皮万尺病蛟缠,白骨千寻老龙蜕。
正值新春未作花,斜盘乱结蔓如瓜。
牵黄袅绿蚓不解,走隙穿虚蛇入窠。
圈环纽玦无不有,徽索缠绵分左右。
低从九地饮黄泉,高入五云吸天酒。
根强五石瓮盘泥,枝连千手佛攀梯。
雾蓊碧油幢盖密,风开翠幌洞门低。
仙人宛矣乘风御,公子遥张青锦驻。
花繁叶簇鳞鬣狞,风雨初来欲飞去。
奇柯忽引上青天,綵绳牢绾堪秋千。
夕阳静照百戏舞,紫丝步障流春烟。
丹霜夜染枫林下,赤虬巧向秋空挂。
我欲据此弹箜篌,人不敢窥山鬼怕。
最爱水边连理树,夜深曾有仙姬遇。
桃花不见武陵津,昔日相逢竟何处。
《孙禹钖溪上双藤歌》【明·沈明臣】溪上古藤如许大,不但一株且两个。苍皮万尺病蛟缠,白骨千寻老龙蜕。正值新春未作花,斜盘乱结蔓如瓜。牵黄袅绿蚓不解,走隙穿虚蛇入窠。圈环纽玦无不有,徽索缠绵分左右。低从九地饮黄泉,高入五云吸天酒。根强五石瓮盘泥,枝连千手佛攀梯。雾蓊碧油幢盖密,风开翠幌洞门低。仙人宛矣乘风御,公子遥张青锦驻。花繁叶簇鳞鬣狞,风雨初来欲飞去。奇柯忽引上青天,綵绳牢绾堪秋千。夕阳静照百戏舞,紫丝步障流春烟。丹霜夜染枫林下,赤虬巧向秋空挂。我欲据此弹箜篌,人不敢窥山鬼怕。最爱水边连理树,夜深曾有仙姬遇。桃花不见武陵津,昔日相逢竟何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2067c67f873707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