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其二》
《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其二》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石田佳处阜阳亭,几度清游到玉瓶

金井夜凉初叶下,石门尽数峰青。

林间扫榻同僧定,洞里鸣琴共鹤听。

正好欢携仍又别,不堪愁思冥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愁思(chóu sī)的意思:愁思指因忧虑、担忧而感到忧愁的思考和思绪。

初叶(chū yè)的意思:初叶指的是一年中最早出现的嫩叶,比喻事物刚开始发展阶段的状态。

佳处(jiā chǔ)的意思:指好处、优点、益处。

金井(jīn jǐng)的意思:金井指的是从井中取出黄金,比喻得到了宝贵的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尽数(jìn shù)的意思:指全部都算在内,一个不漏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扫榻(sǎo tà)的意思:指拂去床上的尘土,比喻清除害羞、犹豫、顾忌等心理障碍,勇往直前。

石田(shí tián)的意思:指受人欺负、摆布或控制的状态。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玉瓶(yù píng)的意思:指美女的脖子,也用来形容婀娜多姿的女子。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石田阜阳亭的优美画面。首句“石田佳处阜阳亭”点出地点,赞美石田景色之佳,阜阳亭则是诗人与友人聚会之地。接下来的“几度清游到玉瓶”,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多次在此地的清爽游览,暗示了深厚的友情。

“金井夜凉初叶下”描绘了夜晚井边的清凉,落叶飘落,增添了秋意。而“石门云尽数峰青”则通过石门和青峰,展现出山间的宁静与秀美,给人以空灵之感。诗人与僧侣一同打坐修行,“林间扫榻同僧定”,表现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洞里鸣琴共鹤听”更是诗意盎然,想象在洞中弹琴,连仙鹤也为之驻足聆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然而,“正好欢携仍又别”,诗人感叹相聚虽欢,但离别在即,不禁涌上愁绪。“不堪愁思晚冥冥”,以傍晚的昏暗氛围烘托离别的哀伤,使得全诗情感饱满,余韵悠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田阜阳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禅意生活的追求,最后以淡淡的离愁收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草堂归来图二首·其二

游子归心切,慈亲望眼空。

白云千里意,瘦策倚秋风。

(0)

吹箫明月底

吹箫明月底,素魄流寒光。

箫声更清婉,音调美且长。

孤鸾舞天风,老凤鸣朝阳。

仙人王子乔,往事空茫茫。

丹成灶应冷,仙去台亦荒。

千秋更万古,日夕遥相望。

(0)

行香子.暮抵应城宿县斋后园

槲叶风乾,桕叶霜殷。浅坡坨路径回环。

喜投公馆,暂卸征鞍。对竹萧森,松夭矫,菊斓斑。

岁晏天寒,谁共清欢,过黄昏愁恨多端。

烛花渐暗,炉火将残。更雁声哀,砧声急,雨声繁。

(0)

渔阳·其一

万马纷纷动鼓鼙,三郎束手翠华西。

向来别有销兵策,莫恨青闱燕子泥。

(0)

送诚夫大监兄代祀海神

毳帽貂裘素绮裳,明时远致御封香。

朝端使者传天语,海上神君见火光。

万弩射潮非计策,三山湛影漫文章。

灵来细祝忧勤念,不是求仙汉武皇。

(0)

垂杨曲

杏花雨小西曛出,红鸳微步芳溪曲。

垂杨树暗粉墙高,却上晴楼窥宋玉。

檀奴不到心茫茫,春波一眼无鸳鸯。

探花蝶子不解事,双飞直到帘旌傍。

含娇倚困愁如许,捧砚轻绡识眉宇。

柔情书满紫霞笺,教与雕檐绿鹦鹉。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