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出手、双雕都落。
我去诸公应忆我,记风前、红烛烧如昨。
哀鸿(āi hóng)的意思:指孤零、凄凉的样子。
才人(cái rén)的意思: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出手(chū shǒu)的意思:指行动、动手。表示开始做某事或采取行动。
此后(cǐ hòu)的意思:指以后的时间或事件。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二妙(èr miào)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巧妙,引人入胜。
鼓动(gǔ dòng)的意思:鼓动指挑动、煽动人们的情绪或行动,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动力。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河朔(hé shuò)的意思:河朔是指河北和山西一带的地方。
和歌(hé gē)的意思:
亦作“ 和哥 ”。 日本 的一种诗歌体。原有长歌和短歌之分,短歌附在长歌后面。后短歌单独发展,并取代长歌。长歌句数不限,五音句和七音句交替使用,再以七音句结尾。短歌每首五句,共三十一音,音节排列为五七五七七。现 日本 诗人所写和歌多为短歌。 郭沫若 《太戈尔来华的我见》:“在 日本 那种盆栽式的自然中,发生了 日本 的俳句与和歌。”
亦作“ 和哥 ”。1.应和他人之歌声而歌唱。《魏书·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高祖 帅羣臣上寿,太后忻然作歌,帝亦和歌。” 清 顾炎武 《赠钱行人邦寅》诗:“ 南徐 游歷地,儻有和歌辰。”
(2).指多人应和而重复吟唱的一节歌曲。 许地山 《暾将出兮东方》:“‘君不见--暾将出兮东方……’往后又跟着一节和歌:‘暾将出兮东方。’”
(3).指酬和的诗歌。 明 王世贞 《黄中贵园亭小燕》诗:“莫轻钱积破,带马赠和哥。”
健笔(jiàn bǐ)的意思:指文章写得好,文笔流畅。
荆高(jīng gāo)的意思:指事物高大突出,引人注目。
劲敌(jìng dí)的意思:指相互竞争激烈,势均力敌的对手。
军鼓(jūn gǔ)的意思:指战争爆发、军队出征的征兆。
丽句(lì jù)的意思:指优美的词句或文章。
旅舍(lǚ shè)的意思:指旅行时住的简陋的客栈或旅馆。
喷薄(pēn bó)的意思:形容水流、泉水等喷涌而出。
气雄(qì xióng)的意思:形容气势雄壮,威风凛凛。
前军(qián jūn)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先锋的部队或个人,也可比喻在某个领域中起到先导作用的人或事物。
轻裘(qīng qiú)的意思:指穿着轻薄的衣物,形容人穿着寒冷的季节里穿着不够保暖。
三阁(sān gé)的意思:指官员聚集在一起商议政务的场所。
失策(shī cè)的意思:计划或行动出现错误或不当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索米(suǒ mǐ)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出路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无命(wú mìng)的意思:没有命运或命运不可预测
息壤(xī rǎng)的意思:指停息从事农耕活动,使土地得到休养生息。
掀髯(xiān rán)的意思:掀开胡须。形容愤怒到极点。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阵脚(zhèn jiǎo)的意思:指军队的队形或战斗的局势。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题沙介臣词并柬周翼微郁东堂二子”为题,采用前韵,展现了词人对沙介臣词作的欣赏与对周翼微、郁东堂二位子侄的关怀之情。
词中“健笔森拿攫”,开篇即以豪迈之笔描绘出才人之气概,仿佛笔下生风,力透纸背。接着“自古道、才人无命,英雄有托”,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沙介臣词作的一种评价,暗示其才华虽卓绝,却可能遭遇命运的不公,但总有其施展抱负之处。
“黄歇坟前军鼓动,万弩攒平阵脚”一句,运用典故,将沙介臣的词比作战场上的号令,既有激昂的气势,又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接下来“从此后、哀鸿竞作”,则转而表达出一种悲凉的情感,预示着沙介臣词作中可能蕴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索米长安非失策,看掀髯、意气雄河朔”两句,进一步赞扬沙介臣词作的策略与气魄,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面对强敌,都能展现出雄浑的意气。这里“索米长安”可能暗指沙介臣在文学道路上的追求,“掀髯”则形象地描绘出其豪放不羁的风采。
“荆高辈,未萧索”一句,通过引用荆轲、高渐离等历史人物,进一步强调沙介臣词作中的英雄气概,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未曾失去其壮志豪情。
“莺花丽句传三阁,更旅舍、同时二妙,和歌相酢”几句,赞美沙介臣词作的文采飞扬,以及与他人交流时的和谐氛围,展现了一种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与共鸣。
“硬箭轻裘推劲敌,爽气毫端喷薄”则再次强调沙介臣词作的力度与锐气,如同箭矢直击目标,轻裘则象征其从容不迫的态度,爽气与喷薄则表现出其作品的激情与力量。
“乍出手、双雕都落”一句,以比喻手法,形容沙介臣词作的影响力,如同射手一箭双雕,显示出其作品的卓越成就。
最后,“我去诸公应忆我,记风前、红烛烧如昨”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希望沙介臣等人能记住这段美好的时光。“息壤在,速行乐”则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对沙介臣的词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友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