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菑(dōng zī)的意思:指在东方的菑田,比喻在东方偏僻地方的荒地或贫瘠之地。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谷雨(gǔ yǔ)的意思:谷雨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指的是春季的第六个节气。它标志着农作物播种的季节,意味着雨水充足,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挥泪(huī lèi)的意思:流泪挥手的意思,形容离别时伤感、痛苦。
居民(jū mín)的意思:指居住在某个地方的人们。
进师(jìn shī)的意思:指向高级别的人请教、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前茅(qián máo)的意思:指在竞争中名列前茅,取得优异的成绩。
涂炭(tú tàn)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困苦、贫穷潦倒的境况。
团营(tuán yíng)的意思:指众人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精神状态。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移家(yí jiā)的意思:搬迁家庭住所
营将(yíng jiāng)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营级指挥官的将领,也泛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
- 鉴赏
这首明代朱应登的《哀谷亭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战事背景下百姓生活的艰辛画面。首句“闻道团营将,前茅未进师”暗示了前方军队尚未取得进展,可能在进行军事部署。接着,“居民坐涂炭”表达了民众因战争而陷入困苦,生活如同陷入泥沼,形容他们的苦难处境。
“挥泪望旌旗”则写出百姓眼巴巴地望着远处的军旗,期盼着战争早日结束,内心充满无奈和期待。诗人通过“柳色烽烟外,鸠声谷雨时”描绘出自然景色与战争的对比,以春雨时节的和平景象反衬出战乱带来的凄凉。
最后两句“移家若飘梗,谁暇念东菑”进一步强调了流离失所的百姓连基本的生活安定都无法保障,更无暇顾及田地之事。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