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游道人书栖真图》
《为游道人书栖真图》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尘外太古,尘内多浇漓

夜即吸沆瀣,晨将弄参差

然不婴物至道无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沆瀣(hàng xiè)的意思:形容混乱、杂乱无章。

浇漓(jiāo lí)的意思:形容水流充沛,洒得很齐,也形容文章、表演等形象生动、流畅。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恬然(tián rán)的意思:

[释义]
(形)满不在乎的样子。
[构成]
附加式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婴物(yīng wù)的意思:指婴儿和动物,泛指年幼的孩子。

至道(zhì dào)的意思:指最高的道德准则或最高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恭所作的《为游道人书栖真图》。诗中,诗人以尘世与仙境的对比,展现出对超脱世俗、追求清静无为生活的向往。"尘外俱太古"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古老世界,象征着自然的原始和宁静;"尘内多浇漓"则暗指尘世的纷扰和世俗的欲望。诗人夜间饮用天地间的精华——沆瀣,早晨则欣赏自然的律动——参差,以此表达对自然之美的亲近和享受。

"恬然不婴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不被外界事物所困扰;"至道其无为"更是点出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顺应自然,不强求,达到最高的道境。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道家哲学的崇尚。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寿王逊之玺卿母六十

皇华何事缓仙旌,六帙慈帏拜庆情。

好及龙飞传国宝,先怀乌哺进君羹。

云璈九奏陪天姥,露掌双承见月卿。

今日圣朝崇孝治,推恩谁似相门荣。

(0)

赠毛侍御孺初视漕

绣斧巡方宠命新,勋名宁独挽漕论。

能将一掬桐江水,直洗频年虏骑尘。

塞北行闻驰赤羽,江南闾左有黄巾。

关心圣主宵衣日,庙算繇来倚重臣。

(0)

赠彭嵩螺鹾台二首·其一

遥传使节发江都,六月冰心在玉壶。

巳见盐官清酌水,又从陆海远飞刍。

殿中封事关宸告,天下军储罢癸呼。

当宁颇存南国不,可能不上郑公图。

(0)

题汶上路太守壁二首·其二

衣拂京洛缁,窗含齐鲁黛。

因君思故山,驱车火云外。

(0)

题程彦实尚书晴洲卷·其三

一片溪山景最奇,空濛潋滟两皆宜。

青天白日好归去,不待沾裳湿足时。

(0)

题马文璧画二首·其二

田家一簇江南路,草阁柴扉近水开。

人背夕阳巫峡去,雁将秋色洞庭来。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