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其二》全文
- 翻译
- 白天的景色随着春天的到来逐渐变长,
博山炉中添加了一小撮香料,香气四溢。
- 注释
- 昼景:白天的景象。
逢春:遇到春天。
渐渐:逐渐。
长:变长。
博山:古代的一种香炉,形状像山。
添爇:添加燃烧的香料。
半匙香:一小撮香。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一片:一朵。
娇无力:娇嫩无力的样子。
自趁:自然趁着。
晴风:晴朗的风。
过粉墙:越过白色的墙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午后景象的温馨与生机。"昼景逢春渐渐长"中,“昼景”指白天的景致,“逢春”则是遇见春天,整个句子表达了随着春季的到来,一切景物都逐渐展现出生动的姿态。
"博山添爇半匙香"一句,则用“博山”作为背景,通过“添爇”即添加香料的动作,以及“半匙香”的具体数量,勾勒出古人在春日里享受自然之美并品味生活的细腻情感。这里,“博山”象征着广阔而高远的空间,而“添爇半匙香”则是对生活中细微所求的描绘。
"梅花一片娇无力",则转向具体景物——梅花。“娇无力”表现了梅花在春风中的柔弱状态,这里的“娇”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形容了梅花之美,又传达了一种生长中的脆弱感。
最后一句"自趁晴风过粉墙"中,“自趁”意为随着春风轻轻飘动,“晴风”则是清新的春日微风,而“过粉墙”则描绘了这风经由粉刷的园墙,带走了梅花的香气。这里的“粉墙”可能是诗人居所的围墙,增添了一种私密与温馨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趣的捕捉,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操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中书所见
春雪旋消不待晛,散乱飞花空照眼。
却搀冻雨弄风寒,猛扑车窗势殊悍。
胡姬犯寒更纵马,玉色頩颜岂知暖。
满身风雪出我前,缩手吾侪应自赧。
戍边生还常称幸,世事厌闻唯饱饭。
因渠顿触枕戈心,便掷残骸何足算!
铜雀妓
火龙戕,铜雀翔,漳河水,鼎中央。
魏武王安得万万寿,长生铜雀宫。
百岁葬西冈,铜雀妓,不得与金银珠宝同埋藏。
台上六尺床,床下穗帐奠酒粻。
月十五,作伎以为常,更令登高台而望西陵。
漳河水啾啾,东下不回头。
铜雀妓,漳河流,试问台上妓,何不殉死如秦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