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看云邈尔,徒问夜如何。
底关愁思切,不雨则无禾。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四月朔日作》。诗中描绘了时光飞逝、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与生活中的无奈与忧虑。
首句“九十俄焉尽,三春倏已过”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九十天仿佛瞬间即逝,三个春天也匆匆而过。这种对时间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接着,“镇看云邈尔,徒问夜如何”两句,通过观察云彩和询问夜晚的状态,隐喻人生的迷茫与困惑。云彩高远,难以触及,夜晚的深沉让人难以明了,象征着人生的未知与不可预测。
“佳景奚堪赏,新诗亦懒哦”则表达了面对美好景色时的无力感和创作的疲惫。佳景虽美,却难以欣赏,新诗虽想创作,却提不起兴致,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艺术创作的倦怠。
最后,“底关愁思切,不雨则无禾”一句,直指生活的实际问题。在诗人看来,无论是个人的情感还是社会的生计,都离不开自然界的规律,如若不下雨,庄稼就无法生长,生活就会陷入困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自然、生活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莫以敖辟讥,听我奏齐讴。
右顾枕岱宗,左负沧海流。
维昔师尚父,建册表营丘。
四履征不庭,一钺奠成周。
烈哉桓公筴,首政举其雠。
九合匪兵车,衣食东诸侯。
妖吕荡氛波,炎烬几不收。
哀王倡大义,绛灌始协谋。
九有提一隅,三勋古无俦。
乱民矜炙輠,养客悲蒯缑。
小惠薄陈常,非和诮梁丘。
愤誂杀士桃,刺促媚姬裘。
鄙矣牛山宴,泣涕言爽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