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塔》
《石塔》全文
明 / 钟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禅林说法圆通,累石层层碧空

上到浮图高处依然身在幻尘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浮图(fú tú)的意思:形容虚幻、不实的事物。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幻尘(huàn chén)的意思:幻化的尘埃,比喻虚幻的世界或名利。

石层(shí céng)的意思:指由多层岩石堆积而成的地层,比喻事物的层次分明、有条理。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塔在禅林中的独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禅林说法爱圆通”,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主题,禅林作为修行之地,以佛法为说教,追求圆融无碍的境界。这里的“圆通”不仅指佛法的深奥与广大,也暗含着石塔在禅林中的位置与作用,它作为物质的存在,与精神的追求相辅相成。

次句“累石层层架碧空”,生动地描绘了石塔的构造与气势。层层叠叠的石头,仿佛是大自然与人工智慧的结合,它们支撑起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塔身,直插碧空,既展示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利用,也象征着人们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不懈努力。

第三句“上到浮图最高处”,将视角提升至石塔的顶端,暗示了攀登的过程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上升,更是心灵上的探索与超越。浮图,即佛塔,在佛教文化中象征着修行者的成就与觉悟,达到这一高度意味着对自我、世界乃至宇宙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依然身在幻尘中”,则揭示了人生的本质与宇宙的真相。尽管石塔达到了看似超脱的境界,但诗人通过“幻尘”一词,提醒我们,一切存在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包括我们的追求与成就。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即无论物质世界如何辉煌,最终都逃不过时间和变化的法则,体现了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的辩证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塔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建筑艺术与人生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宇宙真理的不懈探求。

作者介绍

钟芳
朝代:明   字:仲实   籍贯:明广东崖州   生辰:?—1544

( ?—1544)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猜你喜欢

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二

男婚已毕女将归,累尽身轻志莫违。

闻道山中食无肉,玉池清水自生肥。

(0)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二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誇。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0)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其一

蛙鸣青草泊,蝉噪垂杨浦。

吾行亦偶然,及此新过雨。

(0)

太白词,并叙·其二

旌旂翻,疑有无。日惨变,神在涂。飞赤篆,诉阊阖。

走阴符,行羽檄,万灵集兮。

(0)

昆阳城

昆阳城外土非土,战骨多年化墙堵。

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

江河填满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误。

杀人应更多长平,薄赋宽征已无补。

英雄争斗岂得已,盗贼纵横亦何数。

御之失道谁使然,长使哀魂啼夜雨。

(0)

拟古·其五

往时寻芳兴,屡醉黄金卮。

日来酒量窄,三盏忘东西。

虽然不多饮,不饮还复思。

所以毕吏部,千古遭嘲嗤。

每年梅花开,如与粲者期。

有时棹孤舟,间或借马骑。

水村及山驿,日炙仍风吹。

醉归更有携,研席相娱嬉。

今年堕尘鞅,颇复疏阔之。

此君应有言,亦曰好恶移。

凄凉残年历,春到无多时。

如何江南岸,不见开一枝。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