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五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野水:野外的溪流。
竹间:竹林之间。
清:清澈。
秋山:秋天的山峦。
酒中绿:倒映在酒中的绿色(可能指山色或竹色)。
送子:为你送别。
此:此时此刻。
酣歌:畅快的歌声。
淮南:这里指送别的地方,淮南地区。
应:大概、应该。
落木:落叶,暗示季节变化。
- 翻译
- 野外的溪水在竹林间显得格外清澈
秋天的山色在酒杯中泛着翠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普明寺竹林中的一次小饮。"野水竹间清",写出了环境的宁静和清幽,流水在竹林间潺潺,增添了自然的清凉气息。"秋山酒中绿",则通过酒的色彩映照出秋山的翠绿,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送子此酣歌",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深厚情谊,借饮酒高歌的方式为朋友送行。"淮南应落木",暗指淮南地区此时正是秋意渐浓,树叶开始飘落的季节,寓言了时光的流转和离别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语言简洁,情景交融,展现了初秋的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追次西涯先生寄题叠嶂楼
涯老题诗在,居然见此楼。
书邮何日到,碑刻几人留。
树色分淮甸,江声接楚流。
吾登方恨晚,谁赋不悲秋。
六代孤鸿没,三山片石浮。
村墟多佛塔,野水有渔舟。
吴越连诸郡,荆扬跨两州。
岁年齐始建,风景白曾游。
谢眺亭偏古,严陵石最幽。
傥非公一语,千载若为酬。
石床行
惠山石床古有之,声声松子金风时。
皮休题诗李冰篆,千秋并作山中奇。
山庵之名本缘此,石也移来应偶尔。
游人玩侮等寻常,识者共怜非所止。
墙西松树几百春,大围三人小二人。
此松此石雅相友,乾坤无心物有神。
二泉山人爱观物,谓物皆然胡独不立。
破颓垣,遣往参,却笑他年两湮郁。
君不见赤松子,黄石公,姓名久落荒唐中。
酒酣击节发清啸,春深绣岭回天风。